“三足鼎立?我真的沒有想這麼深,我只是單純的認為,納蘭元述不應該這麼悲劇下去,沒想到他腦洞那麼大。”
“劉永福我也沒有想那麼多,我多少受他為國為民的大義所感動,但最主要的還是我真的以支援劉永福裝備換取黃飛鴻教咱們國術,而且我給劉永福的裝備都是我們即將要銷燬的那些裝備。”
“不過,話又說回來,給蘭元述他說的也非常有道理,三足才能鼎立,而且從物理學來講,三角形也是最穩固的架構!”楊烈說道。
“那你準備怎麼做?”冷梓溪問道。
“就這他們三足鼎立唄,你以為納蘭元述這話說給誰聽的,還不是說給我們聽的,納蘭元述怎麼可能不知道我們能監視到他的一舉一動?”楊烈聳聳肩,無所謂地說道。
“你甘心被納蘭元述牽著鼻子走?”
“哈,大勢在我,納蘭元述的想法更符合我們的利益不是?至於個人榮辱、情感失落在國家利益面前算個甚?”楊烈表示毫不在意。
“那你就不怕他們三個人擰成一股繩?”冷梓溪再問。
“不怕!他們不可能擰成一股繩的。”
“為什麼?”
“納蘭元述是旗人,李鴻章是漢人,劉永福是客家人。”
“你是說滿漢之分?”
“滿漢之分只是表層,而實質的核心仍然是利益,納蘭元述代表了滿人的利益;李鴻章代表了北洋體系的利益,從某種層面上來講,也可以說是李鴻章代表了漢人士族階層的利益,他本身就是大地主出身;而劉永福則代表了西南以及臺灣等少數民族的利益。”
“納蘭元述的提議還是非常高明的,即使退一萬步來講,他們三方勢力再怎麼摒棄前嫌、擰成一股繩,也比北洋體系鐵板一塊好吧,更何況利益之爭不僅僅是金錢之爭,還關乎到他們的身家性命,這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納蘭元述必須得爭,因為他不爭則死!即使我們不理會他,以李鴻章為首的北洋體系也不會放過他!所以,我們的計劃要調整了……”
“怎麼調整?”冷梓溪饒有興趣地問道。
“收編劉永福、全力掌控黑旗軍、控制廣東、安南一帶;透過經濟、軍事遙控李鴻章。”
“那納蘭元述呢?
“納蘭元述讓他當攪屎棍好了,正好,俘虜的那些七國聯軍的戰艦,再整合一下南洋水師的幾艘破艦,打包扔給納蘭元述,讓他跟李鴻章打擂臺。”
“那滿清的遺老遺少呢?”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活捉光緒、慈禧,讓李鴻章效仿明末吳三桂絞死永曆帝一事,逼李鴻章親自解決掉他們,然後將滿清那些遺老遺少統統趕回東北,任其自生自滅,然後再扶李鴻章登上大總統之位,讓納蘭元述當個總理,府院之爭借鑑下,這樣,國仇家恨之下,納蘭元述和李鴻不想打擂臺也得打。”
“一爭起來,就凸顯了劉永福以及黑旗軍的重要性,三國鼎立之勢徹底勢成,我們只要在後面暗中掌控、操作,悶頭髮大財即可。”楊烈越說越興奮,隱隱有達到人生巔峰的感覺。
“怎麼個暗中操控法?”
“太祖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我們只需要握緊槍桿子就能保證我們的利益,然後無形控制住他們的基層軍官,怎麼控制,黃埔軍校瞭解下,李鴻章的北洋體系我們插不進手,我們先整編劉永福的黑旗軍,所有將官必須進軍校培訓、考試,加強思想教育後方可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