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溫和地一笑,拉過一個蒲團請劉琰坐下。
“老劉,你說銀屏和黃忠老將軍的功勞誰大?”
劉琰沉吟道:
“半斤八兩,夏侯淵和曹洪都是一軍統帥,可這次銀屏戰損極小就獲得如此大勝,功勞比黃漢升還高几分。”
“這就是了,我軍去年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打完了漢中、荊州、東三郡的三場大戰,同時和魏吳兩國交手,雖然都是大獲全勝,但是已經壓力極大,
我還記得打新野的時候,糧秣軍器還是襄陽城的大戶豪商樂捐,
現在只能如漢中之戰時一樣,趁機穩固地盤,要是再北伐擴充套件,你可真是要逼死銀屏了。”
“呃……”劉琰一時語塞,他清談慣了,第一次發現原來打仗還有這麼多的門道。
“這次打退了曹丕,新野和東三郡的安全就都能得到暫時的保證,
如果北伐要在走荊州,肯定會在平原上對上曹軍的騎兵部隊,在準備充足之前,貿然出兵只怕和送死無異。
何況我們還有個好盟友,孫權能偷襲我們第一次,就能再偷襲我們第二次,何不趁著現在兩國勢如水火劍拔弩張的機會,好好整頓自己的力量,為再次出山做準備?”
“若是幾年後我們兵強馬壯,南中平定、交州富庶,
而吳魏卻因為一直征戰而持續虛弱,到時候天下有變,我們就可以從容出兵,復興漢室。
這豈不是比生打硬鑿,冒險猛幹強得多?”
趙昊難得從容給劉琰講解兵法,劉琰也聽得非常認真,聽趙昊說的懇切,他不禁老臉一紅,嚅囁道:“是我考慮不周,我原不知這打仗居然有這麼多的門道。”
趙昊像一個長者一樣拍拍劉琰的肩膀,笑道:
“再說這只是我的權宜之計,天子若是不許,便當我沒說。”
他環視四周,見虞翻、于禁、王熙和熊貓布布都在傻呵呵的看著他,攥起拳頭大聲道:
“各位戰友,我們來到交州是為了做什麼?
是為了搞好民生,為匡扶漢室做準備。
匡扶漢室只靠我嗎?
不可能,我趙昊沒有三頭六臂,如何能把這重任扛在我一個人的肩頭,
我需要你們的幫助——
一萬年太久,我們只爭朝夕!”
劉琰激動地點點頭,似乎感覺年輕時的熱血都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對啊,老子現在是交州牧了,不能再這樣悠閒地清談度日,要把劉氏子孫的眾人扛在肩頭……
“子玄,我劉琰沒什麼本事,可是保境安民,治理一方還是可以的,你有什麼要做的,儘管說出來,我拼了命也一定要辦好!”
“有您這句話,我就知足了。”
商業馬屁還是要拍的,劉琰打雞血一樣鬥志滿滿,昂首闊步跑回去準備認真工作,虞翻卻沒有走,他仔細看了看趙昊的面相,心中又是有點惆悵。
這小子學究天人,可終究是短命之像,不知道以後。
咦,虞翻看著趙昊的眉心突然一愣。
這是……
一個短命的人為什麼會有真龍之相?不對啊……
趙昊被虞翻的眼神看的渾身發毛,他嚥了口唾沫,伸手在虞翻的眼前晃了晃。
“做啥?”
“沒。匡扶漢室,匡扶漢室,哇哈哈哈哈……”
手 機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