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誰給你的勇氣啊?”
“子玄!”馬謖驚道,“你手下的人也太跋扈了,我有虎符,就是他們的主將,憑什麼不聽我的調遣?”
“是嗎?”
趙昊爽朗地一笑。
“忘記告訴你了,我們背嵬軍是一支刷臉的部隊,虎符在我們這不太好使。”
“你……”
馬謖一時竟無言以對,他從小聽說的兵書裡對虎符無比推崇,
當年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名震天下,只有要虎符,就一定能調動得起千軍萬馬……
可是,他忽略了一點。
背嵬軍是趙昊一手組建,一手培養。
他的治軍之道截然不同,卻百戰百勝,讓這支由俘虜組成的部隊變成天下最強的軍隊。
馬謖趾高氣昂,一上來就想推翻趙昊的一切政策,無異於自尋死路,說白了,關銀屏統帥的背嵬軍還算是朝廷掌控的軍隊,
而這支追隨趙昊來交州的背嵬軍……
“冠軍侯的作戰之法高明,下官頗為佩服。可是趙太守剛才指責,下官不敢苟同。
下官一直隨兄在蜀中,若與冠軍侯一般在荊州,說不定能如冠軍侯一般早早領兵,統帥部隊北伐。”
“難道馬太守覺得自己熟讀兵書,就能拉起杆子指揮千軍?
當年趙括在長平的時候也覺得自己熟讀兵書,自然戰無不勝。
馬太守從沒有領過一兵一卒,便有如此自信,紙上談兵看來只怕不錯。”
趙括!
馬謖感覺自己臉上陣陣發燒。
他的人生履歷裡最大的缺憾就是沒有自己領兵的經驗,這麼想來卻是跟趙括沒什麼區別。
“趙括也未必不是英雄。
長平之戰,他雖然戰敗,可讓秦軍傷亡過半,損失慘重。
被包圍數十日後,部隊依然不散,奮力突圍,對手若不是武安君白起,早就成功突圍了。”
趙昊長嘆一聲,搖頭道:“看來你還真是趙括的知己,不過你最好還是別跟我一個姓趙的討論趙括的事情,你是贏不了的。”
“趙括被包圍了這麼久,怎麼四十幾天才想起突圍?還想學張師座玩中心開花嗎?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人幾天吃飯,就會斷糧餓死,四十萬大軍被包圍在山上,人吃馬嚼,幾天就會耗盡糧食,你告訴我,趙括是如何能堅持這麼久?”
馬謖強辯道:“這便是為將者之能……”
“這說明你根本沒有常識——而且看書並不仔細。
人就算毅力再強,也突破不了生理的極限,你連四十萬大軍一天消耗的糧食是多少都不知道,也敢自稱熟讀兵書?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括是頂不住直接率軍投降,這才符合行軍打仗的道理,同樣是司馬遷的記載,為什麼你非得相信是前者,而不相信這條。
一個能率領四十萬人被全殲的將軍就因為司馬遷的春秋筆法成了個勇將,
在你們的眼中,打出什麼傷亡數字就已經算是不錯,但在我們武人看來,勝就是勝,敗就是敗,
馬太守今天的表現我會報告成都,讓天子定奪,至於能不能領軍……
呵呵,反正有我在,你別想率領我們背嵬軍的軍將了。”
手 機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