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道德經》里人人傳頌的‘大器晚成’一說,跟前後文完全不對應,分明是別有用心之徒故意手誤來誤導視聽,卻以訛傳訛,成了通行天下的微言大義。
本官發明這雕版印刻之法,把想印的文字刻在雕版之上,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
接著,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
“一頁印好,就可以如法炮製,再印第二頁、第三頁,這本冊子就是用這樣的手段裝訂成冊,
一本是如此,第二本便不需要校對。
嶺南竹林廣闊,等這印刷術大行其道,造紙肯定供不應求,
到時候守著這一片竹林都能源源不斷生財,算不算是本官體恤民眾,為萬民謀福祉?”
劉禪眼前一亮,很快就察覺到了這印刷術的好處,
有了這種技術,那些人人傳抄求不得的經義文章豈不是能一勞永逸,只印一遍就可以橫行天下?
到時候人人能學,人人可學,便是嶺南這荒蕪之地也能有精妙文章流傳——
到時候掌握知識的,就再也不是這些藏書萬千的豪門大族了!
“還有這樣的技術……”趙鉅比劉禪還聰明,他也意識到這種技術要是流傳開來,日後人人能學,這人才就不只是世家的專有。
“可是這文字若是刻在木板上……那……那是反的啊!”
“這簡單,你先把字寫在紙上,再把紙背過去貼在木板上不就可以雕刻了,這有什麼難度嗎?”趙昊笑眯眯地道。
趙鉅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
這印刷術的出現,能讓天下經義文章流傳,讓多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寒門子弟有機會認識孔子和太史公,又能讓多少被修改過無數便的經義文章能以真面目一代代流傳下去。
當年蔡倫改進造紙術因功封侯,趙昊這神術豈止如此,這種強烈的衝擊讓趙鉅一時有點難以消化。
他下意識的感覺到了一點的恐懼,卻因為眼光所限抓不到這份恐懼的具體形狀,
“冠軍侯大才,真乃天下士子之福,將來必定青史留名,萬民所仰。”
劉禪也用力點頭,攥拳道:
“是啊,有了這造紙、印刷二術,聖人的學問便可以暢通無礙天下皆知,
這豈不是教化天下人之法,壯哉冠軍侯!”
趙昊看著趙鉅一臉惶恐不安的表情,臉上的微笑逐漸變得凝固起來。
“趙鉅,你在趙家地位如何?”
“這個……”
“別給我打馬虎眼,我需要跟你們趙家能說的算的人聊聊,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資格。”
趙鉅心中感到一股熱切,他挺起胸膛,用力咳嗽幾聲,道:
“冠軍侯儘管吩咐,草民年紀雖小,可在族中……乃是下一任族長之選,說話還是有些分量的。”
“那就好。
咱們都是聰明人,一應客套就先算了,我給你們指一條生路,有沒有興趣聽聽。”
手 機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