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的尚書都是正二品大員,尚書之下還有侍郎、郎中、外郎等職務,各部侍郎、郎中的品級大小根據各部的不同情況設定。
七星宗、斷魂宗、八大豪門等各個勢力,凡是在這一次東嶽吞併楚都的行動中有貢獻的,東嶽都會給予一定的獎賞。
七星散人和柳三分別被東嶽朝廷加封為左右國師,取代了以前的南宮無傷和南宮無涯兩人,現如今,七星散人和柳三是東嶽朝廷明面上武功境界最高的兩人,是當世兩大劍道大宗師。
因為古塘在鬼城失手,被墨清華等人捉拿,故東嶽朝廷將在楚都一役之中表現突出的南宮聽濤加封為左丞相,張博古依舊擔任右丞相一職。
齊星嶽則被冠以‘帝師’之稱,也算是實至名歸,不過帝師終究只是虛職,不是實權人物,東嶽所在乎的不過是齊星嶽在天下讀書人之中的身份地位罷啦!
浩然宗並沒有為難齊星嶽,在楚浩然返回浩然宗之後,秦劍南等一干將士全都被浩然宗捉拿,唯有齊星嶽等繆繆數人安然無恙的回到了東嶽。
在東嶽加封齊星嶽‘帝師’之名後,為挾制浩然宗的發展,東嶽古國在東皇城開設書院,書院冠以‘潛龍’之名,招收四方讀書人加以教導,凡是在‘潛龍書院’有所成就的之人,一旦透過考核,皆可在東嶽朝廷任職,書院不僅教導學生讀書,而且還教授武功戰技,為東嶽培養文臣武將。
東嶽的這一改革,也給平民百姓開啟了一道通往榮華富貴的大門,讓平民百姓有了改變命運的可能。
這一舉措,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東嶽境內所有平民百姓的認可,一時間東嶽之前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也隨之消弭。
東嶽的還活著的兩大少主,南宮俊逸和南宮紫棠因為對東嶽的功勞比較大,所以這一次直接得封東王和西王,東王南宮俊逸入主楚都,成為楚都的第一任城主,西王南宮紫棠以女子之身入主望京城,一時間風頭蓋世。
值得一說的是,西王南宮紫棠是東嶽朝廷唯一的一位以女子之身擔任城主之位的女子,為了平衡朝廷政權的男女比例,除了西王南宮紫棠之外,南宮家的南宮倩、南宮霽月、南宮俊逸的姑姑南宮綵緞、寧月等人在東嶽朝廷皆有職務。
不僅如此,東嶽朝廷還專門成立了女子軍隊,以雷家雷雨晴為統領的‘霹靂軍’和以南宮烈第三女傲雪公主南宮傲雪為統領的‘傲雪軍’,兩大女子軍隊身家背景都非常深厚,雷雨晴是雷家家主雷霸天的親妹妹,她的身後有整個雷家的支援,而且雷雨晴長得膀大腰圓,身高將近七尺,體重將近三百斤,喜歡穿一身銀白色鎧甲,雖然長相不那麼精緻,但是配合上她的氣質,倒也頗有一股英氣,尤其是她個人武力高絕,尤喜征戰沙場。
南宮傲雪自不必說,她的父親乃是當朝國主,據傳傲雪公主尤愛紅妝,生的是天姿國色,身材更是凹凸有致,是東皇城出了名的美人,不過其性格潑辣豪爽,善使一根軟鞭,年紀輕輕就躋身一流高手境界,經常縱馬東皇城,打的東皇城一干紈絝子弟心驚膽顫的。
這一次由她牽頭建立的‘傲雪軍’,幾乎聚集了各個世家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千金小姐,底蘊之深厚,遠超東嶽朝廷的任何一支軍隊。
因為身份的原因,所以南宮烈給了兩人很大的許可權自由,霹靂軍和傲雪軍皆可統兵十萬,許可權之大猶在南宮紫棠這個西王之上,不過想要招收滿編十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霹靂軍和傲雪軍同時招兵的情況下,招收的難度非常大。
畢竟,真正喜歡廝殺征戰的女子並不多,不過南宮傲雪和雷雨晴兩人財力雄厚,在不惜重金的情況下,也招收到了不少的女子,雷雨晴招收的女子以膀大腰圓、身材高大為要求,南宮傲雪所招收的女子則多是身材優美,英姿颯爽的千金小姐和江湖俠女,在短短的時間內,兩大女子軍營就招收到了兩三萬人。
可以說南宮紫棠、南宮傲雪、雷雨晴是東嶽朝廷風頭最勁三個女子,身後的追求者不計其數,包括雷雨晴在內,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身材纖細的美嬌娘,也有人喜歡像雷雨晴這樣膀大腰圓的女子,更何況,雷雨晴除了身材魁梧高大之外,其實長得並不醜,甚至可以說是別有一番風味的美人。
不僅是他們,鹽城的城主楊芳烈、古風城城主雷霸天、屠蘇城城主古琦、鞍馬城城主秦城等人的名頭也達到了巔峰。
至此,東嶽朝廷一步步走向了正軌,各項制度都在不斷的完善之中。
除了東嶽和西楚交界處的黃石坡大戰還在持續之外,東嶽轄區境內一片祥和,東嶽為了準備這一場黃石坡大戰,也是煞費苦心,現如今雖然戰事沒有分曉,但是東嶽為黃石坡大戰準備的糧草輸送路線卻是已經形成了,而且還非常穩固。
如今,黃石坡已經開始建造防禦工事,並且在這條新的輸送路線上已經有了往來商旅,若是東嶽能在黃石坡站穩跟腳,未嘗沒有吞併鬼城的可能啊!
東嶽的除了對朝廷的制度進行改革之外,對東嶽境內的民事也進行了改革,在楚都一役大捷之後,東嶽首先減免了東嶽境內所有子民的三年稅收,對於之前的強行徵兵一事,東嶽也作出了明確的表示,凡是家中有參軍之人的,不僅免除稅收和徭役,而且當地官府衙門每年都會對其家庭進行特殊照顧,比如說多分土地和良田,家裡的孩子優先進入學塾等,而且凡是參軍的人都有相應的軍餉,職位越高軍餉也就越多。
一旦不幸戰死,東嶽朝廷會根據相應制度進行賠償。
這些政策陸續出(chu)臺之後,東嶽朝廷來自於民間的壓力瞬間就小了下去,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和落實,東嶽的威望再次暴漲。
欲攘外,先安內!
這是東嶽所制定的政策方針,也是國主南宮烈醞釀了好久卻沒能實施的計劃,這一次藉助吞併楚都之勢,南宮烈一舉掌握了主動權,大力實施改革。
南宮家獲得的利益是最大的,所以南宮燭龍即便不想支援南宮烈也不得不在大勢所趨之下轉為支援。
南宮烈和南宮燭龍的這一局,南宮烈勝出!
東嶽吞併楚都之後難得的安寧,正是休養生息的好時機,以南宮烈的雄才大略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暴風雨降臨之前的平靜,不知道能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