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城外,楓葉林中。
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身披袈裟,手裡捻著一串念珠,兩道發白的眉毛隨風搖擺,頗有些得道高僧的味道。
“痴兒一生苦,清醒處糊塗。功名如塵土,捨身化浮屠。“老和尚做了一個謁,對著歡喜的屍體雙手合十,嘴中默唸阿彌陀佛,手中的念珠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將歡喜的屍體籠罩。
若是有江湖人士在此,就會發現,這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竟然是名動天下的寒山寺主持——了凡大師,也就是歡喜和尚的師父。
歡喜一身武功乃是由他傳授,了凡大師之所以聞名天下,是因為他善於做謁,並且渡化了很多江湖狠人,至於他武功的高低,卻是沒有人知道,好像自從了凡出家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出手。
但,歡喜和尚乃是宗師榜第四,能教出宗師級武功的弟子,他的實力可想而知。
隨著時間的流逝,歡喜身上的光芒越來越亮,本來一分為二的屍體竟然合在了一起。
了凡大師身上的光芒越來越旺,嘴中的咒語仿若九天雷音,在他的周身形成一個個金色的符文,神聖而又莊重。
歡喜的身體在這金色的符文之中化作點點塵埃,連帶著他的禪杖一起消失。
老和尚嘆了一口氣,輕輕說道:“痴兒,善惡有時了,你安心去吧!為師甚慰。”
語畢,了凡轉身向著寒山寺的方向走去。
你若看去,發現他的腳步並不大,但是眨眼間,他卻走出了很遠很遠。
歡喜和尚天生身材矮小,是一個棄兒,後來被外出雲遊的了凡大師收為徒弟,此子悟性非凡,學武學佛都肯吃苦,但是不論是在世俗之中還是在寺廟之內,他都是被人嘲笑的物件,也因此導致他性情乖戾,好狠逞兇。
在一次修行之中,寒山寺的幾個小和尚嘲諷與他,話說的很難聽,結果引起了歡喜的兇性,當場重傷數人,也是因為這次打架,了凡大師不得不將他逐出寒山寺。
從此歡喜和尚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在寒山寺裡還好,有了凡可以壓制他,自從他離開寒山寺之後,就感覺天大地大再也沒有人能奈何得了他,從此後他憑喜好行事,一言不合就是大打出手。
他這一生,只聽一個人的話,也只敬重一個人,那就是他的師尊了凡大師。
了凡救了他的性命,不僅沒有嘲諷他,還對他傾囊相授,教他習武修文,可以說沒有了凡就沒有他歡喜,了凡也知道歡喜在寒山寺的遭遇,但是無奈,那個時候他還不是主持,雖然也有一定的地位,狠狠的訓斥了那些和尚,卻起到了反作用,導致歡喜在寒山寺的地位日漸下降。
後來,歡喜離開寒山寺,多年以來他雖然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從沒有殺過一個釋門中人。
雖然他好色無度,但他從沒有禍害過任何一個良家女子,更不曾殺過一個女子,外界對他多是嘲諷和鄙夷,從沒有去正面的瞭解這個人。
他能從一個孤兒走到宗師榜第四,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生生的被世人的眼光逼到無處可逃。
這一次南宮家之所以找上他,就是看中了他的武功,在得知了凡和尚一生喜愛收集古經,尤其是原稿之後,南宮家找上了歡喜許諾給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原稿。
要知道釋門中人對佛教經典的原稿可是視若生命啊!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歡喜決定冒險一搏,這些年了凡的傾囊相授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既然有報答他老人家的機會,他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哪怕他的對手是柳家!
在他答應南宮家之前,他偷偷的去了一趟寒山寺,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凡,當時了凡極力反對,但是性格執拗乖戾的歡喜哪裡肯聽,最終還是一意孤行。
南宮家給他看了原稿,承諾不管結果如何,都會將原稿交給他,這才讓歡喜下定決心。
只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會死在楓葉林中。
而南宮家並沒有履行對歡喜的承諾,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歡喜早就將這件事告訴了了凡,歡喜雖然是寒山寺的棄徒,但並不代表他是了凡的棄徒。
歡喜視了凡如父,了凡視歡喜亦如子啊!
惡,已生根發芽,只是不知什麼時候會長成參天大樹!
楚都,柳家後山。
東嶽古國傾全力圍殲柳家,此刻,整個柳家後山被東嶽朝廷鷹犬和南宮家的人圍了個水洩不漏。
他們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要活捉柳家核心人物,為的只是逼柳青山就範,獲得煉製神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