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飯,老媽炒的幾道菜,陸遠吃著不是偏淡,就是偏鹹,完全有失她陸家第一掌勺的水準。
吃飯的時候,陸遠偷偷觀察過老媽,面色惆悵,心裡藏著事,食慾顯然不佳,全程也不怎麼說話。陸遠幾次憋不住,想要張嘴問, 不過都被陸青山在桌底下用腳給踢回去了。
吃完飯後,一家人在客廳看了會兒電視,為了順著吳秀琴的心情,陸青山連最愛看的新聞聯播都不看,不停換著頻道。不過新聞聯播時段,全國各地衛視都是轉播的,甭管老陸怎麼換,都是新聞聯播。還是免不得被吳秀琴一陣數落,換來換去,換得眼睛都花了,你要死啊?
家裡氣氛有些詭異,也有沉重,陸遠借了個由頭說飯後出去走走,溜溜食兒,實際是逃離主戰場,去網咖打了會兒遊戲。
他在網咖呆到十來點,才回了家。依著往常,這個點爸媽早就睡覺了,可以落個清靜。
可等他進了家門,發現老媽居然還沒睡,正蹲在客廳茶几邊兒上,茶几上面鋪著一張大大的白紙,吳秀琴正拿著一根筆在紙張畫圈圈。
他躡手躡腳地走了過去,探頭看了一眼,白紙上橫七豎八,各種圈圈和標註,如果不是白紙正上方上用筆註明了杭三棉廠生活區草圖,陸遠還真以為是自制飛行棋地圖呢。
吳秀琴才發現陸遠回來,趕緊把那地圖往茶几下一收,然後人坐回了沙發。
“媽,你怎麼還不睡?”陸遠問道。
吳秀琴搖了搖頭,說道:“心裡悶得慌,睡不著。”
陸遠挨著吳秀琴坐了下來,伸出手攬住她的肩膀,說道:“媽,下崗就下崗唄,別發愁了,以後我養你!”
“嗤……”
吳秀琴忍俊不禁地笑了出來,疼愛地摸了摸陸遠的腦袋,說道:“我兒子真是好大的口氣!就你那點工資,連自己都養不好,還養你媽?咦,你怎麼知道媽下崗了?”
陸遠只好無奈地把陸青山同志給出賣了。
吳秀琴瞪了眼臥室方向,聽著臥室裡陸青山傳出來的鼾聲,氣道:“他那張破嘴,就是藏不住事,什麼事兒都往外禿嚕。”
“媽,我是你兒子,家裡有事還能瞞得住我嗎?還是老陸同志忠誠可靠,知道一家人就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陸遠知道老媽頂多明天數落老爸一頓,笑著問道:“不過老媽。不是說找王叔去斡旋一下嗎?怎麼這麼快就決定主動下崗了?”
吳秀琴這個時候也就不打算對陸遠藏著掖著了,跟陸遠說起了那天晚上去他們勞保站站長王大腦袋家的事兒。
那天晚上,吳秀琴拉著陸青山拎著菸酒禮品,去了王站長家。去了他家之後,對方也挺熱情的,又是泡茶,又是給陸青山遞煙的,張口閉口還對陸青山喊師兄。當年他進車間那會兒,的確是陸青山帶著他幹了幾個月的活兒,教了他不少車間裡不少的事,一聲師兄也算當得起。
這倒是讓陸青山有些意外,沒想到對方還挺念舊,完全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小人得志,仗權凌人的模樣。後來兩口子也說明了來意,並提出了請王站長幫忙斡旋的請求。
不過王大腦袋卻面色凝重地告訴他們兩口子,廠裡對非技術崗位和非常規編制的職工進行分批下崗,已經是大勢所趨,這個已然成定居,三棉廠改制裡其中一項就是精簡臃腫機構,裁減不必要崗位人群,這是響應號召,無法阻擋,作為個體還是部門,都必須服從上級研究的決定,服從組織安排。他跟陸青山說,像吳秀琴這樣當年透過廠辦家屬關係轉入杭三棉廠的,更是這次下崗的主要人群。
陸青山在吳秀琴的暗示下,跟王大腦袋打起了感情牌,既然你叫一聲師兄,這個面子你得給,是不?
不過王大腦袋沒有拒絕陸青山的感情牌,他說,他可以去遊說另外一個勞保站的職工主動下崗,但是也認真地提醒了陸青山,目前以上面下發的檔案裡,對下崗職工的標準來判定,吳秀琴這種條件的,即便不作為第一批下崗職工,也要面臨第二批,或者第三批,甚至第四批的下崗,分批下崗,這是廠裡未來一年的方針政策,而且批次的間隔只會越來越短。與其拖到後面,不如主動爭取為廠裡減負,爭做第一批主動下崗的典範,這樣拿到買斷工齡的費用也會多一點,而且作為第一批的模範,還能得到廠裡的補貼,何樂而不為?
他不是危言聳聽,他拿城廂鎮的杭二棉廠舉了例子,說越是往後批次的下崗,買斷工齡拿到的費用可能會越少,至於廠裡的補貼,就更別想了。
話到情深意切處,他拍著陸青山的肩膀,說,老哥哥啊,我也不瞞你了,我自己媳婦也作為第一批廠辦食堂主動下崗的職工,名字早就報上去了。廠裡的政策,還有廠裡的動向,你還能比我知道的多吧?
聽到這個訊息,陸青山和吳秀琴兩口子震驚了。
王大腦袋的媳婦也跟吳秀琴的性質是一樣的,當年都是透過廠辦家屬的名義進的杭三棉廠,國企編制問題卡了這麼多年一直解決不了,所以一直呆在廠辦食堂裡上班。
最後,陸青山兩口子離開了王大腦袋家,至於那些菸酒禮品,王大腦袋也是堅決不肯收,說是無功不受祿。至於名單上報的事情,吳秀琴也說要考慮一下,讓王大腦袋先拖一拖,週一上班的時候,再明確給他回覆。
兩口子晚上從王家回來之後,回了房間商量了好久。
第二天,兩口子起了個大早,陸續找了廠裡認識了幾十年的老熟人,去了解了一下關於下崗的情況,甚至連陸青山以前在車間的老主任家,他們都拜訪過了。得到的訊息都相差無幾,大體無非是三棉廠改制,精簡機構,裁減編制,分流安置富餘職工,生產和銷售積極向市場靠攏。廠裡決定的分批下崗,勢在必行,一旦符合下崗標準,那就會陸續被列入下崗人員的名單中,不過是早晚批次的問題。
照這麼說,王大腦袋提醒爭做第一批主動下崗的職工,倒不是看人下菜碟,而是對老熟人的照拂了。
兩口子忙活了昨天整整一個白天,才回的家。這也就難怪陸遠昨天起床之後,就看不見爸媽了,感情老兩口去摸排偵查去了。
……
聽著吳秀琴娓娓敘完,陸遠問道:“媽,第一批主動下崗的,工齡買斷有多少錢啊?”
吳秀琴說道:“我和你爸昨天找人問了,前幾年城廂鎮的杭二棉廠那邊,像我這個歲數的,作為第一批主動下崗的職工,能拿到兩萬左右。廠裡還額外補貼了五千。”
“照這麼說,越往後的批次,拿到的補償只能越少了,”陸遠掰著指頭算了算,然後說道,“下崗就下崗吧,正好這筆錢你可以存著養老,家裡有我爸跟我的工資,統統都交給你,咱家的日子照樣能好好過下去。”
“你媽我可不想這麼早就養老了。”
吳秀琴搖搖頭,說道:“媽想好了,下崗了之後,就拿這個工齡買斷的錢,做點小買賣,自己幹個體戶!”
“哎喲?行啊,媽,你這魄力可以啊!”
陸遠頓時對老媽刮目相看,豎起拇指讚了贊,隨後問道:“準備乾點啥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