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當凌楓發現這件事情的時候,他有那麼一瞬間是很慌張的,但是他慌張的是他好像失去了對蘇慕的控制,依舊沒有發覺,蘇慕之前那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她想維護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而並不是因為她怕他離開又或是怎樣。蘇慕以前一直希望凌楓能夠明白,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他們兩個能夠走得更長久,希望她能和他一起變得更好,而不是因為她怕他,也怕離開他。可是凌楓始終都不明白這件事情,甚至於好像越來越篤定那種錯誤的思想,這讓蘇慕的委屈越來越無處發洩,也讓她越來越覺得委屈。
她以前一直覺得,他們兩個人之間會變成這樣,不止是凌楓一個人的問題,她也有處理不當的地方,也有沒有考慮周全的地方。但是越往後她越覺得,她的這些問題都不重要,凌楓本身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問題不止是在他們兩個人相處之中受到的蘇慕的影響而產生,還有他本身固有的思想在裡面。
她還記得她在氣極了的時候甚至還有和凌楓吼過,不知道他媽媽究竟是如何灌輸給他這些思想,讓他變成了這樣一種人。這些話雖然說是在吵架的時候在氣頭上說的,但是實話說起來,蘇慕真的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在冷靜的時候她當然不會去說這些事情,因為她也知道,自己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是沒有資格去評價凌楓的家長對他的教育方式的,但是或許是因為實在是太過生氣的緣故,她完全不知道要怎樣去和這樣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去爭論,所以她選擇了“口不擇言”。
事實上,其實如果蘇慕依舊從事教師行業的話,這話她說著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她也是有資格做凌楓的老師的,所以有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受到了之前從事的這份職業的影響,再加上她多少也接觸過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的東西,這讓她會不自覺地從這些方面來分析凌楓的性格形成。
有的時候蘇慕覺得自己這樣的行為十分恐怖,她覺得沒有人會像她一樣,在和男朋友相處的時候,竟然會如此冷靜的,用她學過的那些知識去分析他的行為。在她看來,這是對他的一種不尊重的表現,但是她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
而正是因為蘇慕這樣的控制不住,讓她在很多時候都會遭到凌楓的厭煩。
比如最近蘇慕在看到一些她不能接受的現象的時候,就總想發表幾句言論,然而這在以前是從來不會發生的事情,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蘇慕都不會輕易發表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因為她會很在乎她說出來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會讓人怎樣看她,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幾乎從來沒有人能夠了解到她的真實想法。
於是蘇慕的存在就好像是老好人一樣,無論在哪個團體,她都和所有人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既不靠的太近,又不是那種見了面會尷尬的關係。她曾經因為自己能夠保持著這樣的形象而多多少少有些驕傲,但是最近開始,不知道什麼原因,她好像逐漸轉變了這樣的處事態度和方法。她開始對她覺得不對的事情發表起了意見,再也沒有委屈著自己的想法,她也不在乎自己會站到哪個陣營當中去,更加開始不再在乎別人對她的看法。
這對她來說就好像是一種解脫一樣,儘管之前的枷鎖是她自己帶給自己的,但是她還是感覺到了一種快樂。而直到後來她才發現,她會做出這些事情的原因,會想要掙脫出這種禁錮的原因,是她在凌楓那裡受到了太多的強迫。
是了,在凌楓那裡,她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快樂,所有她以為的幸福,其實都是她給自己編造的謊言而已。那些她用來委曲求全的藉口和眼淚雖然促成了她某一方面的解放,但再另一方面,卻是給她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可這些,當時的蘇慕並不自知。
如果她可以早一點知道的話,或許她還可以保護好自己,但她太過愚蠢,迷失在了原本就不應該存在的那場愛情當中,讓她受到了如此大的傷害。
她很想把責任全部都推到凌楓的身上,因為太多的委屈都是他給她帶來的。但是她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機會都是她給凌楓的,是她親手把匕首遞給了凌楓,並且允許他把匕首反覆刺到了她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說到底,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止是凌楓,還有她自己。
因為凌楓開始覺得不耐煩了,所以他也就沒有再扶蘇慕的動作。蘇慕見狀,立刻從地上站了起來,連身後的泥土都不顧,就徑自朝著家的方向走去。
此時此刻,她一秒鐘都不想再和凌楓呆在一起,她只想快點到一個沒有凌楓的地方,只要讓她和凌楓分開,讓她去哪裡都行。
這一次凌楓也沒有再阻攔,就跟著蘇慕一直在不停地走,直到蘇慕走到家樓下,並且毫不猶豫、連一次頭都沒有回得準備上樓的時候,他才終於對著蘇慕的背影說道:
“你先回家收拾好自己,洗個熱水澡,然後喝點熱水,別感冒,有什麼事情我們之後再說。”
一路上其實凌楓想了好幾種解決辦法,他一直想著要怎樣做,才能把這次這件事情的影響變得小一點,再小一點。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意識到蘇慕的不對勁了,也意識到自己以前的那些方法並不會起到什麼作用,所以他不得不再想其他方法,好能把蘇慕留下來。
之前蘇慕也不是沒有說過分手,哪怕發生了那些在她眼裡那麼嚴重的事情,她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看過他。她看向他的眼神裡,一直都有著一種熱情,這是他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可是就在剛剛,她從地上站起來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她眼裡的這種熱情,好像突然之間就熄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