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米線,是以大米為原料的。
通常來講,米線的製作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傳統做法,將大米發酵後研磨製作而成,其工序繁多複雜,但做出來的米線筋骨好,有嚼勁,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
另一種是直接將大米磨粉後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得大米逐漸糊化成型,其筋骨硬,但不及第一種米線清香。
陳墨如實的解釋給大夥聽,也算是為這個時代的春風裡街坊們普及了一下米線的常識。
“那米粉和米線有什麼區別呢,我吃過米粉,感覺都是用大米做的,但口感卻有很大的不同呀。”有一名資深的吃貨提出了更深度的問題。
雖說這種食材的差別,陳墨知道的並不算太多,但米粉和米線兩種食物的區別,陳墨卻恰好知道,因為在當初做米線給陳墨吃的時候,爺爺曾經就告訴過陳墨兩者的不同。
米粉雖然形似米線,稱呼也很相近,但米線是以大米為原料製作而成的,而米粉中則新增了紅薯粉、土豆粉等原料,而且所佔的比例大大超過了大米的比例,所以使得口感、味道,甚至儲存方式,都有著很大的區別。
再次回答了食客提出的問題後,陳墨看了看時間,已經耽擱了不少功夫。
陳墨拍了拍手,對大夥說道:“大家繼續吃吧,今天的新品品嚐到此結束,情況應該比較理想,正常的話,明後天就會上選單了,屆時想吃這‘過橋米線’的朋友們,記得早點來哦。”
“這死陳墨,經常拿新品吊人胃口,實在是太可惡了!”
“就是,這次的新品,我才不來排隊呢。”
“沒錯!”
說完,這三名食客一邊吃著自己的東西,一邊偷偷的在手機裡設定了鬧鐘提醒...
在陳墨回廚房的途中,柳宗元迎面而過。
“謝了。”
與陳墨擦肩而過的時候小聲說道。
陳墨瞧著柳宗元重新忙碌的背影,心裡頓感安慰。
能夠幫助自己的朋友解開心結,陳墨覺得是一件好事。
就在這時,陳墨的腦海裡傳來了系統“滴滴滴”的提示音。
陳墨連忙回到廚房,進入系統空間。
系統顯示“柳宗元的心結”任務已經完成了。
陳墨高興之餘,不禁感嘆幸好有爺爺給自己講過過橋米線的故事,否則從沒有過戀愛經驗的自己,恐怕很難在這個任務上想出快速解決的方法。
那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吧。
還是在鄉下的時候,陳墨從外面玩耍完回家,早已經過了飯點。
怕爺爺奶奶責罵,陳墨在門口磨蹭了半天,但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了,陳墨才硬著頭皮走進家門。
“還知道回來呀,我和你爺爺早就吃完飯啦,我看你要餓肚子咯。”奶奶一見到陳墨,就數落了一番。
陳墨低著頭,連忙走進房裡,果然,飯桌上已經沒有菜了。
“咕...”陳墨的肚子餓的叫了起來。
一隻手突然落在自己的頭上。
陳墨抬頭一瞧。
“爺爺。”
“還沒吃飯吧,我今天特意給你留個飯。”說完,爺爺把陳墨帶到桌子旁邊,將一個大碗端到陳墨面前。
“爺爺,這碗麵已經冷掉了。”小時候的陳墨見湯汁沒有一絲熱氣,便對爺爺說道。
爺爺笑了起來:“有些事情,並不一定像表面看到的那樣哦。墨兒,你嚐嚐看。”
陳墨一向最聽爺爺的話,聽爺爺這麼說,再加上自己的肚子的確餓的厲害,便拿起筷子,從湯汁裡撈起了白皙的米線,放進嘴裡。
“哇...好燙好燙!”陳墨忍不住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