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泰山自古以來,都具備了封禪的資本。
這是萬嶽之宗,無數山嶽都比不過泰山的浩大。
泰山高聳入雲,主要是寬廣,闊大,四面都是植被,掩蓋在青翠中,看起來像是一個烏龜殼。
在龜殼的中心,就是一道巨大的祭壇。
這個祭壇,也是最後一個祭壇,也是最為寬廣,碩大的祭壇。
如果要摧毀這個祭壇,需要很強大的力量。
當年很多皇帝在這裡封禪,卻不知道為什麼這祭壇最終是與妖魔世界連結。
丁耒也百思不得其解,他與張三丰約定在這裡見面。
可是直到過了很久,張三丰也沒有到來。
站在泰山頂峰,從高處看下去,天地一片冥冥,一切杳無音訊,周圍的風可以吹皺眼簾。
丁耒感受著鋪天蓋地的風浪,像是沉醉在一片落葉群中,這裡確實落葉紛紛。
祭壇上方,是許多祭拜的果實,這裡還沒有被撤離。
可見,在過去這裡也還在祭拜。
可是,就在這時,他感應到了一些動靜。
葉法善也轉頭看向身後,這祭壇居然在轟隆作響,像是車輪碾壓過一樣。
葉法善道:“糟糕,有妖魔要來!”
丁耒立即施展自己的實力,將陰陽二氣釋放出來,一道道陰陽二氣,扭轉開來,將四周的祭壇光芒打破。
這祭壇要破裂,可是突然之間,一個風浪席捲,這祭壇春風吹又生,逐漸恢復。
丁耒不敢想象,這祭壇居然有如此修補之力!
看來,要傳送過來的,不是一般的妖魔。
就在這時,祭壇上忽然亮起一個身影,這個身影模糊無比,沉寂中帶著一分亮彩。
光芒轉動中,一個瘦長的身影出現,這是上古時期的妖魔一般。
這是白澤——黃帝巡遊至東海,遇之,此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這不是一般的妖魔,他的身體非常龐大。
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白澤亦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白澤圖》曰: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三才圖會》中白澤是獅子身姿,頭有一角,山羊鬍子。
它剛才出現的一瞬間,就變成了人形狀態。
不過他的變身,卻被丁耒看的一清二楚。
十分熟悉。
丁耒道:“看來該來的就來了!”
“他難道就是那個最強大的妖魔王?”這時候葉法善也想起來了。
曾經征戰西方,將西方徹底湮滅的妖魔王,就是這個白澤。
丁耒知道,這白澤身體如獅虎,尾巴修長,現在變成了人形,也是一種魁梧的樣子。
他的身體龐大,如巨大的車輪,碾壓過地面。
泰山都抖動了幾下,才壓制住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