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觸妙樂,外得真法。
這是佛教本身的境界。
丁耒現在就是快要達到了“內觸妙樂”,不過他在外,真法也已然獲得。
他的真法就是武力,就是一切智的源泉,智珠在握的他,現在早就超越了普通的年輕人,任何事對答如流,任何話信手拈來。
如果說要更進一步,就是“內觸妙樂”,做什麼事情都快樂,而笑語常開。
佛都是微笑的化身,沒有一個佛祖雕塑是不笑的,只有微笑,才能帶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所以很多人信佛,他們信仰的是那一個個音容笑貌,而很少有人信仰那些凶神惡煞的明王魔相。
佛與魔,其實也在一笑之間。
丁耒隱約有了一絲“內觸妙樂”的意味。
他微微一笑,禪機在胸膛。
內觸妙樂,其實與儒家的“內聖外王”或者“內王外聖”有著極大的相似性。
惡者疾苦,聖者無愁。
生者得道,死者無名。
丁耒想要觸及什麼,卻到底還是沒有觸控到。
他的氣質卻在這一刻翻天覆地變化,以前他是儒道之中的“古井無波”,現在卻多了一絲“出塵超然”的氣質。
出塵和收斂,其實都是兩類,卻在他一個人身上凝聚,這本身是矛盾的,可卻正如了佛祖有的兩面性,一面佛,一面魔,或者又如道家的三尸理論,其實人分為三種心性妙樂。
丁耒的感受越來越強烈。
他離下一個境界,更加近了,他的心性已經超越了很多人,要達到,只是量的積累罷了。
就在這時,他的腦海閃過一串訊息:“恭喜丁耒,領悟到了儒釋道定義,獲得500功德獎勵,給你一個稱號【三教盛名】。”
“居然這個俠義榜還給了自己稱號,這俠義榜看到誠不我欺,正好我缺乏功德。”丁耒心中想著。
那邊的木天和木易,乃至兩大長老,都感受到了丁耒的變化,木天道:“丁耒,你的心性更上一層樓,倒是要恭喜一番了。”
木易也道:“如此輕易就突破心性,你究竟是怎麼樣的天才?我以前認為我是天才,誰知道,遇到你什麼都不算了!”
木易也知道,這個丁耒,在幾個月內提升非常之大,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更是有心人肆意散播訊息,這才使得丁耒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現在木天和木易,都升起了保護心態。
只要丁耒能活下去,在這個江湖繼續下去,他就能創造出奇蹟。
奇蹟不是任何人都能創造,但在丁耒這裡,他們分明感受到了來自丁耒的魄力。
丁耒從眯著眼睛,到開閤眼睛,只有一瞬間,這一瞬間,他似乎跨越了很多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