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佛陀,往往神魂境界十分強大,心性也十分之強。
往往遇事不動如山,練功仿如泰山。
元神之說,這個世界帝釋天首次提出,再就是國師葉法善發揚光大。
葉法善的元神恐怕已經徹底修成,不然不可能能夠看穿前世今生。
《金剛經》中,金剛之名,是顯在外,而在內,在是經。
先有身,再有心,與王陽明的陽明心學大為不同。
其實早在佛教沒有傳入中國時候,是沒有《金剛經》的,《金剛經》是後人總結了佛道儒的一些理論,從而借佛陀為名編造的。
不過這不是普通的編造,而是將《金剛經》的本質徹底發揮出來。
佛教有四大金剛,那說明這四人十分強大。
金剛的地位也遠遠超過了沙彌,超過了僧侶,接近於佛陀。
因此《金剛經》確實是一門了不得的功法。
只是後人被功法外相矇蔽,以為是隻是練心的法門,其實是涉及身體和靈魂之間的連結。
經絡和穴位有連結,而身體和靈魂從來也不分二者。
先有身,還是先有心,又是這雞與蛋的理論。
只不過丁耒如今已經看清真相。心身並重。
“佛告須菩提……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丁耒唸叨著其中的語錄,忽然發自身心的歡喜。
他似乎入門了,就在一瞬間,他感受到了心中的極樂。
即便是此刻有人殺了他,他也會笑著離去。
這是看破生死的前兆。
《金剛經》不愧是一門高深武功,只要領悟恰當,就能從心而動,生死都是浮雲。
待到徹底領悟生死之後,這門《金剛經》才算真正入門。
他現在也不打算繼續修煉下去,看天色已經接近早晨。
於是,他放下武功,而是將開始兜售起這些武功來。
一兜售,當場就獲得了1100功德。
其中《金剛經》和《蝶變動》最為貴重,其次則是《金輪功》,再就是《玉女劍法》。
《金剛經》直接兜售了200點功德,這對於摳門的“俠義榜”而言,算是一個天價了。
不過有一點確實划算,那就是殺一人得1點功德。他當日並沒有殺多少戚家軍的人,因此得到的功德並不多,幾乎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