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們前赴後繼,逐漸不敢上前。
可是厲飛用內氣牽引,也極為消耗內氣數量,因此直到此刻,他不停地溝通天意,希望降臨下元氣。
元氣還是過分稀少,他索性主動上前,肉搏倭寇。
倭寇見他沒了袖箭,立即圍困,可是厲飛豈是那麼容易對付,他抬手一拳,面前三人立刻爆出血花。
葉曉紅相對來說,內氣消耗慢一點,因為飛刀比袖箭輕盈,加上也是普通飛刀,更是簡單容易。
一番殺戮,從黑夜開始,一直延綿到了白晝,光芒漸漸從地平線升起,有種光耀天地,人間通亮的意境。
丁耒衣服早就灰濛濛的,甚至染了不少血花。
而葉曉紅和厲飛也疲憊不堪,木寧倒是稍好,體質與丁耒差不了多少。
這些精兵強將都各自累的氣喘唏噓,對面的倭寇卻越來越勇猛。
丁耒這時才發現,這些倭寇都各自帶著某種鴉片,含在嘴中,於是可以提神靜氣。
在戰場上,這些東西往往能倍增戰力。
如今丁耒已經殺了接近三百人,而厲飛更多,接近五百,葉曉紅殺人最多,達到了八百之數。四人加起來,差不多殺死接近兩千人,這哪怕是一些歷史正史中,也從未有如此耳聞。
可是丁耒他們做到了,這一戰,也會記錄在史冊之中。
就見狹窄巷道,屍體堆積如山,難有下腳的餘地,這邊大明精兵,紛紛揚揚,苦大仇深,那邊倭寇卻精神矍鑠,越是酣暢淋漓。
二者對比之下,高下立判。
倭寇本身實力也極為強勁,為了此城,可以不惜犧牲性命。
甚至一晚上大戰之後,有人開始了自焚襲擊。
他們身上綁著炸藥,嘴上唸叨著東瀛的號語,隨後就衝入大明將士中。
一時間,漫空炸響,四面開花,無數大明將士死在其中。
如今一萬的大明精兵,死了接近兩千,多數都是被自焚殺死。
而倭寇卻死了接近一萬人。
他們即便死了如此之多,可是前後交加,根本悍不畏死,用鐵血和生命,用意志和衷心,以敬他們的天皇。
皇子死了,哪怕是回去,也會受到天皇懲罰,不如就此殺身成仁,立功彰勳。
大明精兵不足,恐怕此戰也是難以駕馭。
特別是地方狹窄,極難發揮陣法威力。
哪怕葉曉紅和丁耒再三呼喊,這些大明將士也因為疲憊等種種原因,頗為失利。
現在等於是四人帶著四方軍隊,衝入敵營。
不時有倭寇明暗交替,在詭詐中殺人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