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酒樓,酒樓老闆恭恭敬敬。
一些江湖人早就嚇破膽,很多人沸沸揚揚,傳出一個故事,說是有神仙跟丁驍將交流。甚至後來有人編纂了一個聊齋故事,名為《聊齋神仙志》:丁驍將受神仙傳授,天之英才,故然年輕就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魄力,也是因此踏上了修仙之路。
這些傳說往往會放大故事,特別是這個世界本無修仙,卻引人嚮往,這就是傳說,而不是歷史。歷史在於真實,傳說在於戲說。風雲的故事也是傳說,只是現在丁耒也多了一筆。
回到俞大猷的宅邸。
俞大猷依舊在按兵待發,他眼前有一片地圖,上面插著一些旗幟,這些旗幟都是兵力駐紮之地。譬如蓮關,譬如封關,這些地方的軍隊都日漸增多,也都是俞大猷這些時日運轉的結果。
加上胡守仁,陳子鑾三人的迴歸,更是如虎添翼。只是他們現在不在,已經被派往外圍,搜尋敵寇。
方畢此刻也不在,只有俞大猷一人在深思熟慮,他想要改變戰局。如今可是在金華、麗水之地,多了一大批倭寇,似乎都是從戚繼光那裡逃離的。
戚繼光一人之力,抵抗了西洋兩國,加上倭寇一國的入侵,已經是功高蓋主。
這時候丁耒眾人進來。
俞大猷看到,臉色喜悅,立即道:“你們終於來了!現在可是久等了。”
“俞將軍,我們遇上了國師葉法善。”丁耒道。
“國師!他怎麼會來這裡,此人武功通天,特別是鬼神莫測,天意都無法奈何他,他說了什麼沒有?”俞大猷道。
丁耒把事情告知,這時候俞大猷想了想道:“此事不要聲張,既然他有心跟你交流,證明你入了他的法眼,要知道這麼多年,他連徒弟也沒有。可也是他智慧過人,這麼多年在朝廷也相安無事,換了三個朝廷,可他還是他!”
丁耒說了一句:“不說這個,你和嚴嵩交流得如何了?”
“嚴嵩此人要我趕緊去找戚繼光,趁著戚繼光空虛,給他一個打擊,他承諾給我一萬兩黃金。”俞大猷道。
“那你答應他了?”
“並沒有,但我也跟他在周旋,可惜我沒有國師的本事,讓他忌憚,我只能說先處理倭寇之事,再進行決戰。”俞大猷道。
“可以,先穩住此人,不過他身邊高手如雲,也可以讓他身邊高手出手,消耗他們的實力!”丁耒道。
俞大猷點頭深知:“我也這樣打算。”
“不過我現在最關心還是周邊的近況。”俞大猷指著地圖,“現在金華、麗水和仙居一帶都有很大的倭患,而且都組成了勢力,起碼有數萬人,我們現在心有餘力不足,兵力遠遠不夠。”
他插了個紅色旗幟,然後一條線拉長,連線到兩地,“這兩地都是山丘地帶,我們的騎兵隊伍很難在其中橫衝直撞。”
“胡宗憲會不會派兵相助?”丁耒問。
俞大猷搖搖頭:“現在胡宗憲兵力已空,他也打算養老,說實話,我不指望他,我們需要自己解決。”
“俞將軍,你不是已經立功了?皇帝不給你封地封人?”木寧問道。
俞大猷嘆息一聲:“我本來是戴罪之身,因為你們提前出獄,此事被人上報了,我沒被處罰都不錯了,現在只是獎勵了一些良田。”
“那戚繼光?”丁耒不禁要問。
俞大猷神色肅穆,道:“前面也說了,他功高蓋主,加上嚴嵩盯著他,他現在只怕有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