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已經騎虎難下。
只見他施展“橫松蕩葉步”在前進,一步一個腳印,沙灘上無數腳印,發出金黃光澤,再看他的身影越發突入。
無數利箭被他的“薔薇劍”斬斷,每一次斬出,力道都小了幾分,原因也是那人的利箭威力太大,他現在純粹肉身力量,還是力有不逮。
就在第三輪開始的時候,丁耒想到了什麼,從腰間拿出三枚小雷火彈,順手一拋,一股熱能在空中擠壓,釋放,頓時炸開一竄菸灰,眾人看不清眼前狀況,再看丁耒,身體已經移動在海洋之上。
這海風徐徐吹來,他憑風而立,居然踏過海洋,如履平地。
一步,兩步,三步,直到丁耒越發靠近船隻,這眾人才立即恍然。
就見那人大吼了一聲,似乎也是東瀛話,丁耒卻是聽不明白。
就在這時,他看到了驚人的一幕,船舷前推出一道大炮。
這人居然想要借用大炮的威力,將丁耒打成碎片。
他們眾人掩護,丁耒再次發出兩枚小雷火彈,頓時遠處船舷上的一群人,被炸得人仰馬翻,倒地不起。
那人更覺震驚,丁耒居然能投擲幾十丈遠,而且僅僅是肉身力量,甚至帶著一股柔韌勁力,卻是丁耒用“落霞手”的結果。
“落霞手”現在施展起來,十分合理,即便是幾十丈遠,以小雷火彈的重量,他也能比擲鉛球還要輕鬆。
就在這時,大炮已經準備就緒,引線火花已然亮起,接著火炮忽然一衝,發出隆隆之聲,直接對準了丁耒面前。
即便小雷火彈干擾,這大炮還是打出來了。
即便是俞大猷,面對這大炮,也會身死當場。
畢竟血肉之軀,不是鋼鐵堡壘,大炮爆炸威力,非人力所能及。
這時,“薔薇劍”似乎也發出了警示,丁耒與其同心,居然就在這時,他想到了什麼,就順應了“薔薇劍”的軌跡,順勢往水中一紮。
這個猛子極大,包含著一道爆炸聲,從水面開始,再到水下,發出驚鴻般的雪亮,震耳欲聾的聲音,迴響四周,耳膜都生生髮疼。
與此同時,丁耒的“薔薇劍”居然順勢一抬,劍尖就落在爆炸點之上。
本是必死的局面,卻見“薔薇劍”孤注一擲,與爆炸結合,頓時一股灼燒感,從劍身一直蔓延向劍柄。
燙手山芋一般,幾乎握不住!
丁耒鼓動劍體,爆炸卻使得他與劍遠離,這劍似乎也在哀鳴,似乎是在訣別,在遠去。
如此靈性的劍,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是偏偏出現了這樣的事情。
雖然才經歷了這麼幾場大戰,但是卻與此劍建立了深厚友誼,此劍逐漸遠去。甚至在爆炸中,在消融,丁耒實際上十分不捨。
這個感覺才出,他隱約又有所領悟。
劍若如人,那是什麼?人劍合一,還是劍帶著人?人的心緒,劍真的也能反饋?劍真的有靈性?
或者說,劍是中庸的產物,是不是也帶有陰陽和諧之道,因此劍最容易與主人建立感情。
那麼,他的“三山劍法”若是更進一步,是不是就是真正的融合了,不止是招式上的融合,而是內心上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