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俠義榜 > 第35章 功參微妙

第35章 功參微妙 (第1/2頁)

推薦閱讀:

丁耒吸取教訓,平心靜神,並不為失敗所累。

他清掃完畢火爐,接著深深看了眼爐光,閉目淡淡地道:“繼續吧。”

古太炎與林潼二人便就紛紛加了柴火,甚至為了保持恆溫,丁耒甚至要求換了炭火。

其實煉丹來說,最好的不過是火山邊的燃火,其次就是某種武功修煉出來的“心火”,所謂“心火”,便是內氣摩擦,虛空交織,產生的烈火,這種火焰掌控極為困難,不如火山的火穩定,但也是無上妙法,一旦掌握了“心火”,往往沒有工具也能隨時煉丹,丁耒現在只能想想這些傳說之事。武功沒到達高深,並不能滋生“心火”這種事物,他現在內功都無法修煉,無法更進一步,更別提“心火”之類的非凡體驗了。

不是他不想修煉《舍漏功》,而是此功太過特殊,之所以那麼便宜,卻也是跟《坐忘功》一樣,存在某種桎梏————便是他需要清淨之身,不染凡塵,不入虛妄,返照自身。即便他有功德點數,靠加點卻只能通其形,這在“俠義榜”中也說過,“俠義榜”不是神物,往往存在某種限制,這限制便是如何做到形神合一。有其形,即便的招式動作,沒有靈魂,一樣苟且如凡招,只不過精妙許多,難以通真理。

武功倒是容易鍛鍊,外功也容易增強,最難的還是內功修為,之所以“俠義榜”沒有像武功招式一樣設立、、這種等級,而是保有內功最原始的設定,便就是內功不同於普通武功,需要以心印證,心到道存,道存神通,而神明自得。

看起來不難,實際上做到,簡直如頂天一般困頓重重,需掃清六慾,專氣致柔。

丁耒這個世界沒有老子,他卻從“俠義榜”中得知,一位叫做老子的高人寫過《道德經》,“俠義榜”中便有所介紹,“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精神與形體合一,能不分離?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如嬰兒的無慾無求狀態?清除雜念,深入心靈,能沒有瑕疵?

丁耒經過總結,精神與肉體雖不是融合,但是透過修煉,愈發能激發心身的合體,待到某一日,心到念動,身隨神出,便如天雷惶惶,高山流水,松閣闊嶽,偉岸而悠遠,深不可測!

正是因為有這一層的關係,這才需要,洗清精神的濁塵,喚醒最原始的力量。

由此可見,如果將《舍漏功》修煉到一種極致狀態,恐怕會高深莫測,威力絕倫。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是鑽研了道理,即便他很便宜,廉價,但內涵與大氣,自然與醇和,在這個等級的內功中無可比擬。

丁耒看著爐火燃燒,愈發的專心致志,像是受到控制,催眠了一般,火焰在眼球中閃動,變化,亮麗,晶瑩,清透,彷彿墜入了一片火海,如沐浴其中,煅燒的彷彿不是炭火,而是整個軀殼。

林潼首先發現情況,丁耒似乎命令在這一刻停止了,身體停頓在最關鍵時刻,藥草沒有放下,而爐火依舊紅紅火火,黑炭中燒,烈焰焚焚。

“丁兄弟!”古太炎喊了一聲,卻被林潼打斷了,只聽林潼道:“丁耒他有古怪,恐怕正在某種入定狀態,這種狀態,我從以前典籍裡見過,但很少人能夠達到。”

“入定?你說他修煉有內功?”古太炎不是蠢人,一下子明白了。

林潼搖搖頭:“他體內沒有內氣,應該是精神世界的蛻變,內功只是輔助,但擁有這樣的精神境界,任何內功不都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那看來這還是丁兄弟的機緣了!”

“應該是的,古人有言:‘進退疾徐,洞若觀火。’丁耒現在的狀態,進退有餘,不疾不徐,看似呆若木雞,卻是由淺入深,陷入冥冥中的境地。”林潼道。

“洞若觀火”一詞居然真有實際意義,這是古太炎始料未及的,他讀書不多,都在打拼,很少了解道理哲學,對於武功,也是蠻力為主,入定什麼的,全憑隨緣見性。

丁耒如今陷入了“洞若觀火”的意境狀態,可以說是天縱之才,少有的不動以萬動,不變應萬變。

他不動,身不動,言不說,耳不聽,鼻不聞,六識皆封,彷彿墜入了無邊夢境,窈窈冥冥。

最新小說: 穩健修仙,整個修仙界都是我家 絕世蛟龍 武俠世界肝經驗 一字乾坤刀 劍影江湖 秦時之儒門天下 劍出誅天 蝕劍風雲 天下江湖繁華如夢 這個江湖是真狗 江湖大俠令 天青琉璃光 天涯仗劍行 救命,我怎麼出場就是陰謀 以長生入棋 山海為聘 風雪滿城醉浮生 刀劍走春秋 潛淵見龍 天涯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