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徐靖登基的第五個年頭。
這五年來,徐靖勵精圖治,派兵將各地流匪一一剿滅,輕賦稅減徭役,鼓勵農桑,與民生息。
武將不怕死,文臣不愛財,天子兢兢業業勤於政事。風雨飄搖四處亂象的大晉朝,猶如枯木逢春,日漸平穩。雖然離富庶繁華還有一段距離,不過,所有人都知道,大晉的江山已經穩固,無人能撼動。
徐靖這個天子聲威赫赫,趙夕顏這位皇后娘娘,更是賢名遠播。
趙家周家朱家等一眾女眷吹捧不必說,被宣召進宮覲見的誥命們也紛紛稱讚皇后娘娘寬厚賢明。至於京城那些街頭巷尾的百姓,對趙皇后的好感,大多來源於這幾年間陸續設立的慈幼堂和敬老堂。
慈幼堂裡專門收容父母俱亡的孤兒。敬老堂則收容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他們的衣食都是趙皇后一己私房供給。
京城一共有六個慈幼堂四個敬老堂,每年花用的銀子是個十分驚人的數字。趙皇后雖然出身大族嫁妝頗豐,也不可能支應得起。那銀子從何而來呢?
這又是一樁趣談了。
趙皇后在四年前動用嫁妝買了兩間鋪子,玉簪和海棠出宮嫁人後,便各自掌管了一間鋪子。這鋪子經營的是女子生意,用的人手便是當年進京路上買下的那一批丫鬟。一間做女子成衣,一間賣精巧的首飾配飾香囊扇子玉墜之類。生意都很興隆。
趙皇后的閨中好友葉沁瑤高平平也有學有樣,紛紛經營鋪子,和皇后娘娘一同做善事。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堂妹趙鵲羽。
趙鵲羽一直不願成親,趙尚書夫婦疼愛幼女,親事便一拖再拖。趙鵲羽沒有買鋪子,用自己積攢多年的私房銀子買了一處田莊。這田莊不算大,約有一百多畝。如果拿來種地養牛羊,收益不大。
趙鵲羽頭腦頗為靈活,將這處莊子拿來種藥材,她特意以重金請了兩個擅長種藥炮製藥材的大夫。銷路自然不用愁,不必打出趙皇后堂妹或趙尚書女兒的招牌,藥材種得好,價格公道,各大藥鋪搶著收。
賺了銀子,趙鵲羽繼續買田莊種藥材。短短几年,已經成了京城幾大藥材商人之一。
趙鵲羽賺了大把銀子,十分豪邁地將其中五成捐了出來,和趙皇后聯合開了京城第一個女子學堂
女兒這般爭氣有出息,孫氏驕傲之餘,免不了發愁:“鵲羽都二十了,京城再找不到這樣的老姑娘了。就這麼一直不嫁人,可怎麼辦?”
趙尚書倒是想得開:“有什麼怎麼辦。她自己會經營藥材生意,賺的銀子比我這個六部尚書還要多。自己養活自己不說,還幫皇后娘娘做善事開女子學堂,還不時地孝敬親爹親孃。”
“實在不願嫁人,就這麼過一輩子也好。以後便是老了,家裡一堆侄兒還能不奉養孝敬?有什麼可愁的。”
孫氏連連嘆氣想。
就在此時,宮中傳來喜訊。趙皇后肚痛發作,又添一位小皇子。
趙尚書夫婦頓時喜笑顏開。
普通人家都重子嗣,更不用說天家了。趙夕顏接連生三位皇子一位公主,一舉打破皇室子嗣凋零的厄運,實在是一樁大喜事。不但於皇室有功,對國朝安穩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等小皇子洗三禮,我進宮去瞧瞧娘娘。”孫氏雙目放光。
一個熟悉的聲音在門口響起:“我這個七姨也得備份厚禮。”
夫妻兩個一同轉頭,就見穿著鵝黃衣裙容貌水靈嬌俏的趙鵲羽地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