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瓊州府衙,隨著前南海王李天養,以及其麾下勢力洪門的突然反叛,這個與之相隔數百里之遙的海島上,幾大知府、知州大人人人變色,緊張不已。
瓊州島上三州十縣的各位父母官們,遠比與大元島更近的福建官員更加緊張,誰讓這南海王的根底與瓊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廣西萬州與瓊州之間海峽,只有數十里距離,只要是個有經驗的漁夫,半天功夫便能往來一番,在調劑兵力部署上,相對福建攻打金門反而更加有利。
當大明朝廷下旨搜捕與洪門有關係的商號、爪牙之時,瓊州這邊也是第一時間有所反應,首當其衝的便是身處昌化縣的石碌礦場孫氏一族。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年石碌孫氏因洪門而興,到如今富貴數十載,卻也因為洪門而有了一場滅族之禍。
整個孫氏一族一千一百三十二口人,無一遺漏,在十月二十五這個平常的夜晚,被昌化縣令帶著當地衛所駐軍兩千餘人,直接包圍搜捕。
於此同時,洪門發源地,李天養他們的老家潭門,更是風聲鶴唳,整個潭門幾乎被人一網打盡,不管是否清白人家,直接被樂會縣令帶著人一股腦給關押了起來。
“黎武族長,還有什麼考慮的嗎?”
瓊州五指山中,深藏其中少有與人打交道的黎族部落,來了一個時常走動的客人,不過此時這座黎族部落族長龍武,反倒對於此人今日的拜訪,有些不爽。
“你們洪門如今在島上的地位,是人人喊打的老鼠,憑什麼還有底氣敢來勸說我們黎族兒郎起兵抗爭?”
黎武不爽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位客人的來意不善,卻是全是哦他們部族揭竿而起,再行那起義之事。
“黎武族長恐怕是孤陋寡聞了吧,我洪門如今之所以在瓊州被人抓捕卻是因為我們已經在大明內陸起義抗爭,奪取這大明政權,所以他們才容不得我們。”
前來勸說的人,是齊心堂經常在瓊州走動對行商頭目,也是自小在瓊州長大的黃世仁,此時卻是一副成竹在胸,為其著想的口吻,繼續著他的拉攏。
“其實就算族長你不起兵,我們洪門最近也將會展開對瓊州的攻勢,將其納入到我洪門地盤中來。”
“到時候您便能見識到,我洪門軍隊之強大,只是到時候你們黎族的族人,還需黎武族長知會幾聲,別讓他們礙手礙腳才好!”
“畢竟刀劍無眼’,若是產生了誤會的話,你我兩家之間可不好處理啊!”
說服黎武,只是順手為之,本身黃世仁只是想要借道五指山趕回樂會縣衙,準備一件大事,不過既然來到了黎族頭人部落當中,與之交談一番也算是提前打個招呼嘛。
“這倒無妨,我會告訴族人們,最近少去漢人地盤走動,免得徒惹刀兵。”
黎武見黃世仁沒有過分威逼,心情倒是好了幾分,面色逐漸平緩地回答道。
“不過黃掌櫃的,能否透露一二,接下來若是你們洪門佔據了瓊州之後,對待我黎族子弟將有何安排嗎?”
非是黎武不願意揭竿而起,實在是這些年來他們黎族頭人們造反的事情做得太多,使得他們黎族族人損失無數,直到如今都還在休養生息當中,不敢有太過激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