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明海風雲 > 74 尋礦有成

74 尋礦有成

勘探隊在東北沿海發現的大大小小礦藏,足有六個之多,其中四個屬於小型礦藏,至少從周邊地帶來看沒有發現延伸礦脈,其餘兩個礦藏到是有一定的開採價值。

其中貌似蘊藏量豐富的一處礦藏正是如今洪門極為重視的鐵礦礦脈,但是這座礦脈的位置有些尷尬,竟然就在遼陽以南五十里左右的一片丘陵地帶當中。

這片丘陵地帶山丘繁多,按照當地任的叫法,有大小孤山、東鞍山、弓長嶺等山丘名字,就連之前洪堂駐守的帽盔山,也在這片丘陵的延伸地帶當中。

之所以覺得這處山嶺當中的礦脈擁有開採價值,是勘探隊不僅在丘陵地帶的弓長嶺發現了鐵礦石的存在,同時在周邊幾個丘陵當中也發現了鐵礦礦脈等延伸,甚至就在帽盔山中,也能看到鐵礦那與眾不同的礦石顏色。

大清人文化落後,雖然在努力學習著華夏文化,但是他們對於勘探礦脈的人才重視不足,加上他們更習慣於透過武力去搜刮、劫掠其他民族的財富,卻是忽視了他們自己本身土地上所擁有的財富。

坐擁寶山而不自知,最終便宜的卻是洪門這個的外來入侵者,在發現來說這一處礦脈之後,吳傑他們便迅速回報給大員島上的李天養。隨即李天養便召集南洋商會、笨港聯盟等等外圍組織,一邊一大家分割此番戰事之後的利益,一邊則開始向其售賣起這幾處剛剛勘探出來,都沒有來得及開發的礦脈來。

洪門這些年所需要的鐵礦石數量與日俱增,到現在區區一個石碌礦藏等產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洪門,以及洪門外圍勢力的需求了。

石碌礦藏的產量,如今一年也能產出十餘萬斤生鐵,但是對於如今各行各業都對鋼鐵資源有著極大依耐的洪門而言,這區區十餘萬斤生鐵的產量,卻是制約了整個洪門的發展。

火槍、火炮,但凡是熱兵器的生產,都離不開對於生鐵的依耐,而剛剛新生的輪船、火車,更是一個消耗鋼鐵資源的巨獸,光是那每輛火車、輪船所配套搭載的蒸汽機,就差不多需要上萬斤優良鋼材。

而石碌礦場的產量雖然也在激增,但是別忘了一點,石碌礦場場主孫氏家族,因為洪門的支援,如今已是縣中一大世家了,但是這生鐵資源畢竟是國有資源,這些年孫氏家族的開採上下打點,卻也是透過種種手段掩飾著。

礦場擴張陷入到一個瓶頸,原本就已經有將近萬人規模的礦場開採,早已成為了詹州州府官員心知肚明的一處私礦了,不過因為孫氏家族打點到位,加上他們背後站著的是在南洋一帶擁有莫大權勢的洪門李天養提督,大家也就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但是隨著洪門大規模調動軍隊北上,差不多算是旗幟鮮明地在東北關外之地展開了一場跟大清人的對決,讓其從暗處走到了明處。

往日,洪門的韜光養晦,讓大明官府上下對於李天養這一個偏據與南洋之上的海上勢力有所不知。但是如今洪門等軍隊,竟然能夠跟強大的清朝軍隊打成五五開,甚至在大清人的地盤上站住了腳跟,擊退了大清人反攻的大軍,如今他們就算再想隱藏在暗處,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好在一點,如今洪堂軍隊主力固然北上挑戰大清人,但是洪堂軍隊所打出來的旗幟,卻依舊還是東江鎮的旗幟,並未跟大明王朝撕破臉。

甚至於李天養都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是乾脆讓尚可喜、吳傑他們擺出一副與李天養澎湖水師決裂的姿態,另立門戶,這或許也能讓洪門齊心堂、南洋商會這些商貿組織,不會受到大明朝的針對。

當然,這些都還只是長遠的打算,實際操作還得看明朝政府與崇禎皇帝具體是如何想的,反正洪門大本營立身海外,即便真與明朝鬧翻了臉,以如今大明朝外憂內患、又沒有了強大水師的情況下,他們又能奈洪門何呢?

但是,這應該做好的準備,也需要提前做好,即便按照李天養他們所預料的明朝庭反應,不會明面上與洪門撕破臉,但是暗地裡對於洪門齊心堂、南洋商會等各種針對,那是必然的。

而像石碌礦場這種為洪門提供龐大物資補給的存在,或許以前明庭不會在意,也沒人會去深究,但是隨著明庭對洪門的暗中監視防範態度,其暴露也是必然的了。

到時候明朝官府必然會制止石碌礦場繼續為洪門提供源源不斷的鐵礦資源,更可能將這一處產量豐富的鐵礦場收歸國有。到時候洪門就將會處於一個窘迫境地,空有一身先進的技術,卻苦無優良資源來生產,對於洪門的回血來說,極為難受。

故而,為後路計,李天養他們也需要儘快在自己的地盤上,找出一處蘊藏豐富的鐵礦場,並迅速開工開採,這樣才能避免在明朝庭察覺並斷絕石碌礦場補給之前,為己方繼續提供生鐵資。

當然,洪門也有另外一條路走,那就是乾脆將瓊州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為自己的地盤。

這並非是異想天開的事情,明朝政府方面,能與洪門洪堂艦隊較量的水師,幾近於無,即便還有那麼幾支殘破水師,也不是洪堂水師的對手。

依照瓊州府最近距離兩廣之地間海峽距離,至少也有數十里距離,洪堂只需要在一開始便擊敗瓊州本土駐軍之後,放出一支洪堂水師船隊,在海峽之間遊弋,就足以鉗制大明朝增援瓊州的軍隊了。

更別說,如今的大明朝廷,更多的關注點,還是在北方,朝廷從上至下都想要再打回順天府京師中去的想法,便是他們有餘力來打造一支水師出來,怕也是會思慮再三呢。

只是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洪門將徹底與大明朝撕破臉,到時候明朝官府再來一個閉關鎖國、封鎖洪門賴以為生的海上貿易,卻也會讓洪門損失慘重。

這個兩敗俱傷的做法,卻是李天養不願意去幹的事情。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最新小說: 我,怎麼可能有很多娘子! 大明:哥,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農門漁妻種田忙 情絲漸暖九州寒 崇禎欠了我十億兩 宮路難行:誰說當皇后特爽 平漢傳 當上部落首領後發現是在明朝 我在三國搶天下 陳勝的人生推演 大宋最強王爺 我,女帝相父,開局指鹿為馬 爭唐 重生後我成了一品將軍夫人 祝春風 開局穿成公主的跟班太監 天下長安 曹操穿越武大郎 鐵血殘唐 譯文序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