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一支主力軍隊的投入,對於洪堂軍隊來說,確實是一個艱難到讓他們差點堅持不下去的難題。
從開始試探起,到如今天色完全入夜,洪堂將士們已經足足跟大清軍隊糜戰了十四五個小時,對於洪堂戰士們的體力來說,是一個及其艱鉅的挑戰,不少將士早已是手臂痠麻、體力透支了。
“衝上去,打散他們!!打散他們!”
“突進去!!突進去!!”
洪堂軍隊的中低層指揮系統,即便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在發現大清又一支有生力量被投入進來之時,他們很快就有了積極的響應。
原本散落在戰局當中的無數支小隊伍,如同一條條聞到了血腥氣味的食人魚一樣,即便體力衰敗,可是依然從戰場的四面八方圍攏過來,從小溪匯聚成大河,筆直衝向戰場中突然殺進來的唯一一支成建制地大清軍隊。
吳超他們這些洪堂臨戰指揮員們很清楚,想要在數量佔據劣勢的情況下打贏這場艱苦的戰役,那麼他們就必須將敵人拉到他們洪堂軍隊所熟悉的戰鬥當中來,決不能允許敵人以他們所熟悉的、所擁有的優勢戰局作戰。
深夜之中交戰,對於雙方指揮體系來說都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任務,禮親王代善他們是不敢退,在主力大軍全部被洪堂軍隊所打散之後,他們只要敢發出撤退的命令,那麼對於大清這種軍紀不算深嚴的軍隊來說,很可能帶來的影響就是成批次的戰士倉皇撤退,最終無法保持一個完整的建制,反而會削弱他們本身的實力。
而洪堂戰士則是不願意退,既然他們已經發起了決死衝鋒,那麼他們就沒有想過在分出勝負之前,往後撤退一步。而且說實話,黑夜所帶來麻煩對於雙方固然有所影響,但是相較之下他們洪堂所受到不利影響遠遠小於他們大清軍隊的。
在不惜體力、戰士損失的重重犧牲之下,代善親王派出最後有生力量所想要達成等目的,愣是被洪堂軍隊這一群亡命之徒給打散了。
一萬勁旅只堅持了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最終變得跟他們之前的同僚一樣,分散成無數的個體和小團體各自為戰,雙方此番所考驗的,最終變成了誰的意志力更堅強、小團隊戰鬥配合更默契了。
馮老四是洪堂軍隊的老人了,從當年下海為寇還沒有幹成幾票買賣就被洪堂給收編之後,馮老四就一直跟著洪堂的人一起做事。
當年從賊也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身上壓著一家老小六七口子人的性命,逼得他不得不幹起無本買賣。
要說他幹買賣之時將屠刀對準那些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商號夥計、船上水手,沒有一絲愧疚和難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下海前他也不過是一名普通漁民,除了殺魚殺雞之外,哪裡還做過什麼折壽的壞事呢。
但是生活所迫,這個世道就是這樣,他不殺人,不去搶奪別人的口糧食物,他們自己這一家子人就會餓肚子、活不下去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將自己一家人的幸福建立在別人家的不幸身上。
原本還以為這報應來得太快了些,他這手上的無辜性命還沒有幾條就讓其遇上了洪堂艦隊,一場追殺之後不出意外地,他們這一夥不過百餘人的海賊就此成為了洪堂艦隊的俘虜。
先是對他們這一夥海賊的甄別審查,按照手中無辜性命數量對他們這夥海賊進行審判懲罰,因為沒有人證物證,自然他們這一夥人手中無辜性命具體有多少洪堂艦隊也是不會清楚太多。
加上他們這一夥人本就只是剛剛下海沒有多久,一番甄別審查之後,除了幾個積年老賊被認出來,並檢舉出他們所犯罪行無數,隨之下了苦力營進行改造,像馮老四這種新手,再次接受了幾番身體素質的考驗之後,就被納入到了洪堂軍隊當中。
進了洪堂軍隊之後,馮老四才知道什麼樣的日子才是一個人過的日子:他本安置在老巢中的家眷被接到了基隆鎮外一處村落安置下來,按照家中人頭數目,他們可以在這村子外的荒地當中開墾出二十餘畝土地作為他們一家人的安身之本,而每月他馮老四還有五兩銀子的俸祿,若是立了功勞還會有其他的獎勵,光是自己的俸祿就足以讓一家人過得不錯了。
更不用說在基隆鎮裡琳琅滿目的商品,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沒有任何忌諱,只要自己願意採買又有錢,洪門政府可是從不會在意他們買這些商品用來做什麼。
當然,這些東西固然值得馮老四這樣為了生活付出一切的人為洪門效力,貢獻他們的綿力,可是在洪堂軍部、洪門體系中馮老四他們所學到的東西,卻是能讓他為了這一份難得的生活,兒貢獻自己的生命。
自己的三個孩子,在笨港學堂基隆鎮分校裡開始學習讀書認字,以往他們想也不敢想的私塾學堂,在洪門麾下卻是普通人家未成年子弟必須要去學習的東西,甚至於有人家不想要自家孩子讀書,在洪門都是一種罪行,著實讓初來乍到的馮老四他們感慨萬千。
分配到家中的土地固然需要繳納稅收,並且每年還需要額外繳納一定糧食來抵消他們開墾荒地的代價,但是洪門會為他們這些新來之人家提供必要的耕牛、農具、糧食、房屋等等,讓其渡過最初的窘境。
在洪堂軍部,馮老四也需要學習讀書認字,因為隨著洪堂軍部開始配備燧發火槍、野戰炮,日後聽說還要配給新式的輪船,不用風帆就能跑得賊快,沒有知識他們就很難學到其中技能,即便學會也會極為艱難。
在學習當中,先生們會給馮老四他們講解許多他們曾經從未去想過的東西,為什麼這個世道越來越難活下去;為什麼那些地主家的土地總是能夠快速擴張,兒自己辛辛苦苦、勤勤奮奮地勞作,卻依舊不能養活家人……
林林總總的知識,彷彿一把鑰匙一樣,開啟了馮老四這樣普通戰士們的心扉,讓他們能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待這個他們曾經習以為常、天經地義的世界,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他們想要追求的生活,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如何去實現等等,再不復以前的無知和愚昧。
如馮老四這樣的戰士,在洪門會在比比皆是,甚至遠比馮老四一家生世更悲慘的數不勝數,但是在洪門一脈思想數十年來的耕耘開導下,終歸還是讓這些百姓們有了不一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