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呢?你吃了魏家的餅,有沒有回贈人傢什麼東西?”
蕎兒想了想,道:“孩兒教莊子裡的孩子背《百家姓》,單獨留下魏囡囡多背一會兒,魏囡囡比別人學得更快,她爹還特意謝過孩兒呢。”
哦,知識換麵餅,還好,不算丟自尊。
不知如何定性這種關係,孩子的世界很單純,是李欽載想得太複雜了。
“好,以後繼續跟她一起玩,不過要注意安全……”
李欽載話說到一半便停住了。
五歲的孩子需要注意什麼安全?安全的前提是你得先支楞起來。
小屁孩毛都沒長齊,能支楞麼?
“教她背書還不夠,以後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你也要回贈給她,邀請她一起吃,朋友之間要分享,不能吃白食,禮尚往來關係才能長久。”李欽載叮囑道。
蕎兒似懂非懂地點頭。
…………
秋風蕭瑟,天清氣朗。
吃過早餐後,蕎兒繼續在院子裡練字,李欽載叫下人弄了一根長竹竿,又弄了一卷長長的魚線,竹竿上粘了一些小竹孔,魚線從小竹孔穿過,末端打個結。
再讓下人弄來一些鉛,將其融化後做成鉛墜,找一隻倒黴的大鵝,生拔下一根鵝毛,取其空心與魚線相連,做成浮漂,最後再做一個線輪。
一根魚竿就此完工。
挖土弄了一小罐蚯蚓,再取一把黍米用酒泡好。
忙了一上午,到了下午時分,李欽載搬著小馬紮,扛著魚竿興沖沖地走向渭河邊。
選了個水面平靜的灣區位置,一把黍米撒下去,水面頓時便有了動靜。
這年頭的生態環境不得不服氣,任何食物都不用擔心農藥危害問題,而且野生的動物不少,無論天上飛的還是水裡遊的,數量都非常充足。
展開小馬紮,坐在岸邊,李欽載將魚竿一甩,然後便安靜地在岸邊等候魚兒咬鉤。
釣魚需要的是耐心,而李欽載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歲月那麼長,若想虛度年華,沒一點耐心怎麼活?
獨自坐在岸邊,李欽載甚至很享受孤獨的滋味,沒人搭理沒人打擾的生活很舒服,不需要沒必要的應酬,不必尋找乾巴巴的話題與人尬聊。
青山綠水,整個人融入山水和自然裡,連自己的氣質都彷彿沾了幾分空靈的味道。
李欽載滿足地呼了口氣,剛才帶一壺酒出來就好了,一邊釣魚一邊飲酒,要的是這份閒情逸致。
李欽載看著遠處的青山定定出神,思緒不知飄向了何方,水面上的浮漂動了幾下,魚線和釣竿也跟著晃動起來。
懶洋洋地看了一眼浮漂,李欽載並未動彈,魚竿晃動片刻後便不動了,顯然魚兒咬鉤後使勁掙扎,又脫鉤而去,逃得一條生路。
李欽載不在乎,他坐在這裡的目的不是釣魚,是享受孤獨。
越孤獨的人越清醒,人在孤獨中往往能想通很多事情。
從蕎兒的教育問題,到李家未來的前景,甚至還想到了李治的壽命,以及那位野心勃勃的武皇后如今可能會有什麼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