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楚有才仔細凝視,發現這星河之上,每一個星辰之間都有著極大的聯絡,星辰之間,每個銘文,都有理可循。
他這才明白,原來浮雕王傳授的是銘文的真正本源。
銘文最早是在青銅器上刻文字來記錄,是器物形制及紋飾的標準,後來天地有靈氣,加上星辰淬練,慢慢有了一種提升詛咒寶器的能力。而寫在上面的文字有各種派別,有些筆勢雄健,有些挺直勁美,有些瑰麗凝重,有些質相平實,但真正的本源,都是借這些銘文字源
來與天地之氣溝通。
而銘文字源有三境界,第一是初識本源,第二是初刻本源,第三,就是真諦本源。
此刻楚有才聽從浮雕王吩咐,閉目感知著這些銘文的本源,與自己那些上古銘文對照,這才明白,原來自己所學,不過是十之一二,根本沒有悟透銘文的真正用法。
若是真正悟透了,他施展出來的上古銘文就威力倍增,強了不至一倍,甚至就可以在那詛咒寶器上刻畫銘文。
若是修煉到高深之處,甚至張口能言,不必用筆。
這正是現今銘文比上古銘文的優勢。
楚有才不由越發珍惜,便勤學不輟,甚至忘了時日,夜裡睡著了,朦朧裡還在感悟,醒來後,更是細細感知這本源之變化。
他要儘快破除五反之氣的危險。
接下來連續六七日,他每天感悟著那些銘文的精髓、本源,體會著諸天星辰的變化萬端,越覺美妙,舉手投足之間,腦海裡都不離銘文二字,似乎又有進展,感覺每一個銘文,並只是一個字那麼簡單,其間甚至帶著無數的真義。
但他想要把這種境界描述出來,卻無能為力。
哪怕擁有龍鬚筆,擁有紫金雪玉紙,卻不足把這些銘文畫出其中真意來。
他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一個巨大的瓶頸。
這一日,中午時分,楚有才還在細細琢磨,卻是門口有兩個道童進來對他說:“楚公子,袁真人派人喚你前去。”
聽到“袁真人”三字,楚有才心下不由一驚,這時,卻是浮雕王不知怎麼時候,已經走到了眼前,淡淡地對道童說:“你們穿著道袍,是長清寺中人,我怎麼不曾見過你們?”
兩個道童低聲說:“見過浮雕王前輩。我們是剛招進來的。”
浮雕王淡淡地說:“既然這樣,告訴袁真人,楚公子深得我銘文之法的精髓,如今已經在頓悟之中,我日後會傳他浮雕之術,此術比起五露五反來,另有神通,楚公子這兩個月都會隨我修煉,你們如此去稟報袁真人吧。”
兩個道童面面相覷,終究是躬身行禮後,出去了。
浮雕王目光凝視著遠處,那經香閣的所在,微微皺起眉頭:“樹欲靜而風不止……”
楚有才轉身對浮雕王說:“多謝前輩幫忙。”
“我不只是幫你,我也是在幫自己。如今你已經進入銘文初識,那我便送你進入畫壁吧。”浮雕王說。
楚有才心下訝然不已,自己什麼時候已經修煉到了銘文字源第一境,自己怎麼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