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才收回魚鱗刀,心下微松,看來在鼉龍山河珠內世界的修煉一年,他的刀法略有小成了。
然後他確定蛇已經徹底死了,這才安了心,注意到天色已經將近二更,一時心生歸意。
要知道雲翠仙等這麼久不見自己和紅玉回來,必然會心生焦急,自己已經讓她擔心得夠多了。
當下他對竇旭作揖說:“竇兄,能在桂府認識,也是一種緣份,望以後有機會能與竇兄多多交流,不過我出來已經甚久,家中妻子必然極為擔心,在下就此別過。”
竇旭回了魂,當下答禮,說:“多謝楚兄幫忙,今日蒙楚兄指點,振聾發聵,改日再向楚兄討教。”他說時,臉上帶著慚愧之意。
就這樣與楚有才別過,竇旭把斷劍拿起,發現那斷劍上的紋路,已經變得支離破碎,頓時後怕不已,這大妖蛇能殺死那蜜蜂數萬頭,並非普通蛇類能做到,以自己的力量,真是螳臂當車。
然後他便藉著夜色回去,不多久後,卻是到了西城郊外一處湖畔木屋,點起了燭火,然後磨墨後,連續寫下了三個“靜”字,這才心平氣和、眼神恢復了安定。
他是著名的才子,卻因為與其他才子想法不一樣,久而久之被排斥,最後有了歸隱之心,便在這裡住了段時間。
這一夜來給他的衝突實在太大,楚有才比自己更快答詩,足見才思敏捷。而那蓮花公主如同天人,自己已經完全失態,楚有才卻不受美色所影響,而且面對賜婚,居然不假思索地拒絕,更是讓自己覺得羞愧。爾後面對大王的威逼,楚有才雲淡風輕,說出了聖人之道,最後還提出了“萬物平等,男女亦是一樣”,簡直是讓他歎服。
屢屢再三的驚異後,楚有才再一次表現了神奇,擁有著俠士之風,劍出如風,輕易斬殺妖蛇。
更何況楚有才還對他的妻子如此關愛,完全沒有傳聞裡的紈絝之風。而且其身邊的兩個女子,容貌也相當出色,對他一直聽從。
這樣的男子,幾近完美,怎麼會被說書人如此誣陷?
竇旭不由大為不解。
要知道昨天那那說書人,乃是著名的道學正派朱文公朱晦翁之子朱與正。
凡是燕州讀書人,對朱晦翁哪一個人不尊奉為大賢?更何況其鋤強扶弱,奉公執法,讓人欽佩不已。只是其子朱與正一直未中舉,又喜在青樓胡作非為,致使家業敗壞,氣得朱晦翁生了重病。
朱與正經常流連青樓多矣,終於入不敷出,消失了一陣子,但這一次忽然在酒樓說書,雖然是賤業,但能自食其力,卻讓人暗暗佩服,以為是浪子回頭,所以燕州眾讀書人多去捧場,畢竟其有家學淵源,秉持道學正派,並無傳出其他劣跡。
但如今看來,楚有才風采儼然,絕不是朱與正說的邪惡浪蕩、滿身汙垢的賭棍,絕不是朱與正說的拋妻棄子、胡作非為的紈絝,難道朱與正被人誤誘了不成?
想到這裡,竇旭再也忍不住了,他覺得朱與正必然是道聽途說,又犯了“相貌取人”之錯,自己既然得楚有才這聖人之道的點悟,就要飲水思源,截斷朱與正的汙衊。
當下他定了決心,也不休息,便翻了《禮記》閱讀起來,只等天色微明後,他便趕去昨日酒樓,幫楚有才正名。
而便在此刻,在楚有才歸去的路上,上官婉如和紅玉卻在爭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