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確實是個好東西,自從那善待百姓如同兄弟姊妹名聲傳出去後,加上各地戰亂不斷因此許許多多的難民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
導致轄區內的人口增加的相當厲害,各種產業的發展極為迅猛,哪怕是暫時還安排不了勞動力進那些工廠作坊賺錢,也可以安排建房修路賺取錢糧。
因為分工合作的流水生產線的大規模推廣使用,導致生產力提升了數倍,各種商品的可以說相當豐富,唯一比較吃緊的就是糧食。
這事短時間內確實也沒什麼好辦法解決,只能是儘量的提倡節約,以身作則連夜宵都不吃了,總體來說應該是可以撐過艱難時期的。
其實前來投奔的人也不只是純粹的難民,也有些志向遠大之人,為的就是要在這亂世之中扶持明主,爭取有機會博得從龍之功,不過暫時還沒有名流千古的大人物前來投奔。
當然所謂時勢造英雄,許多時候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其實只要給他們機會,依然可以成為名傳千古的大人物。
比如那當初從土匪窩裡救出來的趙天浩就很不錯,這位最初只是個護院,伴隨家主外出辦事時突然遭遇匪徒襲擊,力竭被擒。
那些土匪想要拉他入夥,倒是沒有急著殺死他,不過老趙死活沒答應,最後差點就被處決了,卻是恰逢張天成出動清剿附近的土匪,順帶著救下了他然後就成了最忠誠的屬下。
原本會默默無聞的死去,不過被張天成救下後,卻隨之飛黃騰達,老趙這人雖然有點死心眼,不過勇氣忠誠卻是一點不缺,外加張天成細心教導,武功謀略也在迅速成長中。
可以肯定只要給他時間,足可以成為一代名將千古留名,當然有個前提是張天成也得走的足夠遠才行。
……
又是旬末例行的回憶,二十幾位各個部門的負責人都會參加,數日安轄區不大,轄區內的人口也只不過二十幾萬,然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縱橫不過二百餘里地翠山勢力集團,卻儼然成了一個小朝廷。
不算太大的會議室內,張天成相當熟練的分派著任務,有時候張天成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物流行業耽誤的政治家。
為什麼快遞員出身的自己處理這種事會如此麻利,許多很棘手的問題處理起來也顯得得心應手,就算一些自視甚高計程車子也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幾乎成了狂熱的信徒。
要說最崇拜自己的莫過於趙天浩大統領,每次開會這傢伙總是拿出小本本,把自己說的話全部記錄下來,那字寫的幾乎和自己一樣的潦草,甚至有許多都是簡體字。
只能說這傢伙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聖人,簡直什麼都學,弄得現在每次說話做事都得反覆思量,免得影響了這位好學的趙天浩“小朋友”。
“主公探子來報,杜伏威有可能會趁機攻我銅陵鎮。”一位負責情報的官員,把收集到情報彙報了上來。
“無妨,我以在那邊必經之路上留下千軍萬馬,若那杜伏威敢來進攻,定讓他有來無回。”
“……主公何時佈置下的伏兵,為何沒有呼叫糧草軍械。”一位負責各地倉庫管理的官員好奇的問了句。
“天機不可洩!”
“趙統領你速速去整備第二軍團,若是那杜伏威真的進攻銅陵,你即可繞道自取杜伏威的老巢宣城(今池州)!”
“諾!”被點名的趙天浩,趕緊的放下本子站了起來躬身領命。
本以為這次留守大本營無戰可打,突然發現還有這麼大的功勞等著自己,雖然臉上波瀾不驚,心裡還是相當亢奮的。
第二軍團只有兩千餘人,不過有攻城用的秘密武器,宣城那種小城池絕擋不住。
“諸位通力合作,爭取一舉拿下宣城,掃清後方威脅,功成之日,論功行賞自然少不了大家的好處。”
“是主公。”眾人起身應是,情緒相當高。
“雖說攻城戰犧牲在所難免,不過儘量的少殺人,以震懾勸降為主,入城後萬不可做些燒殺搶掠之事。”
“主公仁德!”
“好了,都各自回去準備吧,散會。”
說完率先離開了會議室,眾人這才魚貫而出,好奇的相互詢問著主公在銅陵埋下的伏兵到底是什麼,最好奇的莫過於初來乍到的公孫上哲。
他可是知道杜伏威軍隊的厲害的,翠山軍的總兵力不過六千餘人,其中為了參與討伐宇文化及,寇帥已經帶走了一大半。
剩下的不過兩千人的兵力,就算加上一些維持治安的人員也最多也就三千人。
這三千兵力如果說原地防守,憑藉翠山軍那強大的剛弩陣倒是問題不大,可竟然還有能力功能區宣城,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
杜伏威也是個窮苦百姓出身,本質上並沒有爭霸天下的慾望,只想偏安一隅,不過張天成在他地盤附近紮根,迅速發展壯大卻是嚴重的威脅到了他的生存空間。
因此得知翠山軍一大半的人馬已經被寇仲帶走,參到討伐宇文化及的行動中,後方很是空虛,所以才動起了佔據銅陵鎮的想法,主要是眼饞越來越大的銅礦。
一塊唾手可得的肥肉不去拿下實在不合理,所以在一大幫屬下的勸說下,終於出動了大批人馬準備攻佔銅陵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