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樓是千水城標誌性建築,也是亭雨小築裡最出名的場所。
它高十三層,每層六米。
裡面設施繁華,假山、涓涓溪水、飛流瀑布,或潛藏在石下的金魚,又或高高躍出水面的鯉魚。
當然,盈盈綠綠的花草樹木,人工飼養飛來飛去的各種鳥兒,更是瀰漫整個摘星樓。
不過摘星樓只有下三層是無條件開放的,而三層以上,則是需要一定的才學積分才可以登上。
當然,離歌來亭雨小築的目標,只是第一層。
因為第一層是摘星樓吃喝地方。
而人在吃喝的時候,是最容易透露秘聞的時刻。
尤其是那些超凡書生。
他們的嘴,除了女人們外,是最不牢靠和八卦的。
嘴上之乎者也,內心和身體卻是窈窕淑女,青樓河船逛之。
……
漠白獨自坐在摘星樓二層的一扇窗戶前,一邊欣賞日出東方的美,一邊思索著剛才看到的那四句形容農業生活詩詞。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
離歌。
看到這四句詩詞,漠白內心是一震。
十年寒窗苦讀,剛成為超凡書生的他。
很清楚這四句詩詞所描述的意境,看似簡單寫的都是蟋蟀。
然而卻用蟋蟀真正抒寫出了另一種樸素的農家生活。
妙,很妙的四句詩詞。
比他吟的那一首《群星》還要高一籌。
要知,他一個月前初臨亭雨小築,為了進入這裡,可是枯坐假山上,獨望三個日月,最後憑著一顆劃過天空的流星,才悟得《群星》。
他忘不記那個晚上,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劃過夜空時,含著超凡力量出口成詩的他。
整個亭雨小築是飛沙走石,溪水沸騰,深夜蝴蝶來,夢中魚兒躍。
當時的景象可是震驚了亭雨小築裡所有的超凡者。
而且最後詩成後,還差一點就引發了詩文第二景祥中的山嶽齊鳴,河水倒流的情景。
然而比起剛才他看到的那四句詩詞,對方可是引起了詩文第二景祥中另一種萬物生長的共鳴。
詩成時,整個亭雨小築裡的花草樹木,不僅齊齊長高了一截,而且天空還隱隱雷聲炸響。
要不是對方是一名捕快,說不定能牽引出一絲浩然正氣降臨。
有一位超凡二境高階的教習先生就說,如果他作的詩詞能有百字以上。
即使他是一名捕快,也會引發書生特有的浩然正氣加身。
可想,這簡單的四句詩詞有多麼的妙了。
但一想到如此絕妙的詩詞,居然出自一名捕快手裡。
他內心不由為之感到一陣惋惜。
……
離歌來到摘星樓,邁步走進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