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三年。
長安郊區。
金牛寺。
當。
當。
當。
鐘聲盈耳,香火鼎盛。
無數香客信眾看著不遠處裝點一新的高臺,或激動、或好奇、或不明所以。
“昨晚金牛寺鬧妖,這是要做法事嗎?”
“非也非也,我聽說晦仁住持以高深佛法擊退妖孽,後得菩薩託夢,指示他擇一佳徒去往西天拜佛求經,掃除妖氛,這是要鄭重的宣讀結果了。”
“取經?晦仁住持有三位弟子,會是哪一位?”
“這還用說,當然是三弟子,法號玄空,人稱玄空小法師。”
“為何?據我所知,大弟子和二弟子佛法精深、德高望重,三弟子堪堪二八之年,太年輕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三弟子極具慧根,每每有驚人之見解,晦仁住持曾言,他乃十世好人。”
“竟是十世好人!”
“快看,他來了,玄空小法師來了。”
眾人伸長脖子望去,正見晦仁住持帶領一眾僧人走上高臺。
無需指引,他們的目光都定格在一個陽光燦爛、於眾僧中格外鮮明的身影上。
他還沒有完全長開,但溫潤如玉已初具規模。
假以時日,必然貌比潘安,神似宋玉。
再配合他僧人的形象,恰似冬日裡的太陽,令人溫暖,忍不住愛戴。
“真不愧是十世好人,果然非同尋常。”
“能不能讓他還俗?老夫有良田百頃,牛羊千頭,卻只有一個獨生女,且到了婚嫁年齡,急需一個優秀的女婿入贅,繼承家業。”
“劉員外,千萬不可妄言,玄空小法師乃十世好人,生來就註定要取得真經,拯救蒼生。”
“是啊,取經困難重重,一路上不只有虎豹豺狼,還有妖魔鬼怪,也只有十世好人才能勝任。”
“取經人當為玄空小法師。”
“玄空小法師。”
“取經人。”
……
看著臺下激動的人群,聽著潮水般的呼喊,陳玄只感覺心中有一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
他就是晦仁住持的三弟子,卻不是原本的三弟子。
昨夜金牛寺鬧妖,原玄空小法師被妖怪攝去魂魄,緊接著他穿越進這具身體,並得到原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