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為手臂肌肉突出,為了不影響揮劍的動作,【巨闕】的頭部只能壓縮收小。
【巨闕】胸內的擺鐘式平衡裝置需要的空間較大,讓【巨闕】的上半身看上去很鼓。
所以,【巨闕】整體看去,就是個身材高大,渾身肌肉但腦袋較小的暴力劍客。
兩臺機甲走出廠房,來到外面時,真正的試駕才剛剛開始。
李坤和劉尚作為新人駕駛員,之前只試駕過【地平線勇士】,因為兩人神經連線穩定性為60%左右,超過了其他四名新人,所以這次讓他們試駕【利劍】。
兩人控制機甲,走下工程車,試駕和資料測試,也開始了。
“行走速度150千米每小時!”
“奔跑速度250千米每小時!”
“臂力15321噸。”
“平衡角度17.”
......
【利劍】的各項資料,比【地平線勇士】都高一節,儘管它看上去比【地平線勇士】更顯瘦弱。
能達到這樣的檢測資料,這無疑是機甲技術發展的成果。
很快,就來到了武器測試一項。
淮州機甲製造廠沒有測試熱武器的地方,所以只能測試冷兵器。
測試一開始,李坤和劉尚兩人,同時將雙臂下垂45度角。
“出劍!”
隨著指令下達,兩隻手臂內部發出滋滋的金屬聲響,不到五秒鐘,就從手腕處滑落一條40米長,3米寬的金屬鏈條。
而後,【利劍】的雙臂一蕩,鏈條由上而下,鏈塊之間的金屬卡扣依次咬合,這種感官,就像武俠電影中,功夫高手給一條繩子賦予內力,讓其再極端時間內繃直。
隨著咔咔的金屬咬合聲傳遞到劍端,鏈條也終於變成了鏈劍,再陽光照射下,閃爍著黑黝黝的金屬亮澤。
然後,機甲抬手,劍尖對著前方十米厚的混凝土牆。
“直刺!”
指令下達,李坤控制機甲右手鍊劍,刺向混凝土牆。
滋滋.....
一道火花閃過,鏈劍就像刺豆腐一樣,將混凝土牆刺了個對穿。
可以想象,這樣的穿透力,用在怪獸身上會是什麼後果。
唯一遺憾的是,鏈劍太薄太細,除非刺中怪獸要害,否則帶給怪獸的傷害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