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月初一到初十,十科都已經考完。昨天晚上,最後一科“兵法武道科”也已經揭榜。今天一早,十科的前百名,總共一千名進士(當然因為有人兼考幾科,總數其實沒有那麼多)會來到神都金鑾殿,參加最後的殿試。
殿試的時間不長,晚飯之前就會出結果。然後這些進士們會被留在宮中,參加專門為他們舉辦的宴會。
宴會的地點是當年文超督建的一座高臺,臺階上種了許多瓊花,並被命名為“瓊臺”。而這宴會自然便叫“瓊臺宴”,是專門為招待進士們而舉行的。
在沒有科舉的時候,瓊臺是皇家的一處大觀景臺。這麼多年來,除了瓊臺宴之外,瓊臺上從來沒舉辦過任何的宴會,甚至連歷代天子,也不曾在此用膳。
按照民間的說法,這是為了表達天子對科舉的重視,和對進士們的尊重。
能夠在皇帝也不會私自舉辦宴會的地方赴宴,這面子的確是很足夠,難怪天下賢才對於科舉都頗有熱情。就連潘龍這類身懷秘密有些心虛的,遙想瓊臺宴的場面,也不禁有些神往。
但神往歸神往,潘龍可一點也不想去參加科舉!
他身上的秘密太大,科舉又要經過重重稽核,萬一運氣不好,在其中某一關漏了餡,那豈不是糟糕!
當個閒雲野鶴,縱橫江湖快意恩仇,有什麼不好的?
這天,南夏城裡面的氣氛有些壓抑。
十科進士們都已經去神都參加殿試了,留在東南西北四衛城裡面的都是一群失敗者。如今人家高飛九天,自己只能在地上仰視,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最豁達的人,也很難笑得出來。
潘龍走在南夏城中,卻見處處酒館裡面都有借酒消愁的舉人們。
他們喝著酒,聊著各種有趣的或者無趣的話題,但說著說著,往往話題就轉到了此刻正在舉行的殿試。
每當提到這個話題,他們就會沉默一會兒,然後多半會有人粗聲粗氣地說:“談這些不開心的幹什麼!喝酒!喝酒!”
當然,也總是少不了有人賭咒發誓,說一些諸如“三年之後,我也要去赴瓊臺宴”、“下一屆,我必定要去金殿會一會天下英雄”之類。
心灰意懶的自然也不會少,潘龍就看到不止一個說“算了,回老家去做個什麼官兒算了,舉人也沒什麼不好”的。
正如他們所說,談這些不開心的其實沒什麼意思,三年之後這些人裡面必定有能夠考中進士的,而以舉人的身份去當官,的確也沒什麼不好。
只是……不管說什麼,到最後,他們的目光總還是會看向外面的天空,看向浮在空中的神都。
潘龍知道,他們看的不是那座浮空城,而是正在舉行殿試的金鑾殿,是將要舉辦宴會的瓊臺。
無論說什麼,這些遠道而來的舉子們,最想要的還是那一份和天下英雄同臺的驕傲,以及那份瓊臺赴宴的光榮!
他在南夏城裡面走過一個又一個酒館,看過一群又一群落第的舉子。
最後,不知道怎麼的,他又來到了古溫的攤子旁邊。
經過這麼多天,南夏城裡面想要買人偶的人,差不多已經都買過了,如今古溫的攤子有些冷清。
“潘龍拜見前輩。”他輕聲說。
古溫沒有抬頭。
“前輩,明天晚上……不知道會死多少人?”潘龍問。
“運氣好的話,會死兩三個;運氣不好的話,只死一個。”古溫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若是運氣不好也不壞呢?”潘龍問。
古溫沉默了一會兒,說:“大概會死成百上千的人。”
潘龍猶豫了一下,說了“兼愛”二字。
他等了很久,也沒等到古溫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