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誰能知道,他揹負著“山海經傳人”這個足以抄家滅族的巨大秘密呢?
乃至於,就連他的兒子孫子,也直到前不久,才知道他其實早在妻子去世之後就已經對人生失望,有了棄世的念頭。
每一個老江湖,心裡都藏著許多嘆息和淚水。
甚至於,就算不是老江湖,年紀大了,誰不會有一些難過的事?有一些不願意告訴別人的傷心呢?
潘龍嘆了口氣,又想到了自己。
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得以重活一次,而且能夠活得比前世更加精彩,這固然是極好的。但如果可以交換的話,他卻更加希望自己能夠不是穿越,而是重生。
回到前世的那個世界,回到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去避免一些錯誤,挽回一些人或者事……
“唉!別做夢了,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他又嘆了口氣,感覺連散步的興致都沒了,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蒼府。
這一整天,他的心情都不大好。
第二天,八月初一,大夏朝廷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京試大考”正式開始。
大夏朝廷的科舉有三個等級,初級在郡府、中級在州府、高階在京城。
透過初級考核,為秀才,可以充當對應專案的官府技術人員,類似於前世公務員的待遇。
秀才透過中級考核,為舉人,可以應聘低階官吏,比如九品乃至八品的官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舉人們之中直接選拔出來的。
舉人透過高階考核,為進士,正式加入朝廷官員序列。直接授官的話,一般至少七品,在翰林院進修之後,不少人出來就是六品甚至五品官。
而大夏科舉分為十科,既有前世著名的文化類“詩詞文賦科”,也有前世聽說都沒聽說的“醫巫祝由科”。
從八月初一到八月初十,十科依次考過,順次發榜。
最先考的便是“詩詞文賦科”,最後考的則是“兵法武道科”。
就大夏朝廷的實踐來說,兵法武道科作為諸科之首,別稱“上科”,擁有超然的地位。這科招錄最為嚴格,一旦考上直接授官,朝廷高官尤其武官裡面,有一大半都是這一科出身。
在武道科之下,是“運籌算術科”、“法令訴訟科”和“博古通今科”。這三科各有特長,都很容易得到重用,亦稱“中科”。
至於剩下的六科,也不能說差——能考上進士,就沒有差的。
只是有條件的話,終歸還是考上科或者中科比較好,考個“下科”,在朝堂上總歸不算是什麼好的.asxs.。
當然,也有很多人會選擇報考幾科,最常見的就是算術、法令、古今、百工、天文、詩賦……這幾個之中選擇兼修的。
最牛逼的人,自然是十科全考,十科全中。這種十科全才,歷史上倒也出過幾次,每一個都是名垂青史的重臣能臣。
另外,還有個著名的故事,說當年大夏初建,科舉初開。大才子文超公曾經隱姓埋名參加科舉,結果雖然十科全中,卻一個狀元也沒考到。他感覺有些丟人,寫了一系列以科舉為主題的笑話故事。
那些笑話故事後來被人整理編輯成一個話本,名叫《登科笑林廣記》,在大夏頗為流行,裡面的各個笑話廣為流傳,在比較有文化的群體裡面,幾乎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潘龍自然也看過那本書,裡面的故事的確很好笑,但……如果不是跟他前世印象中的許多笑話能夠對得上號,那就更好了。
文超這個人啊,抄襲起來,真的是一點也不講究!
難怪他本名文小賢,卻要給自己取筆名叫“文超公”——說白了,他就是自己在諷刺自己唄!
潘龍起了個大早,去看舉人們趕考。只見天色微明,東南西北四城之中,一艘艘天舟魚貫而上,直奔神都。
京試顧名思義,是在神都考的。舉人們平時住在地上的各個衛星城裡面,這一天早上乘坐天舟登上神都,前往考場。
對於很多平民出身的舉人來說,這或許是他們唯一登上那座空中城市的機會。
若是無法考上進士,就算以舉人的身份當官,日後一般最多也就是到六品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