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當年太祖絕對是死了,皇陵裡面的絕對不可能是威震天下、開創大夏的帝甲子本人,只可能是某些說起來很丟臉的東西。
作為大夏天子,作為帝甲子的子孫,他要去為太祖了結這事,守住帝家的顏面。
他當場寫下遺詔,一共就兩段。
第一段:朕此去必定不回,太子河東接掌大寶,日後鎮之以靜,讓國家百姓安歇時日。
第二段:昨夜之亂,雙方均為忠義愛國之士,令他們鬧到兵戎相見,乃朕之過,不可再追究任何一人。
留下這份遺詔之後,他去供奉大夏曆代先皇的奉先殿拜了一拜,便發動了九州大陣。
一瞬間,九州鼎共鳴,白光沖天而起。
但隨著白光浮現的地圖上,卻並沒有那座空中皇陵。
這是自然,九州大陣就是帝甲子設定的,他又如何會讓九州大陣能攻擊自己的陵墓?
可帝壬辰只是慘笑一聲,便縱身跳進了那道白光之中。
他用自己的血脈和生命,給九州大陣做了導航。
普天之下,也只有當朝天子,才有資格當這個導航!
有了他的導航,九州大陣一炮轟中了太祖皇陵,裡面傳出了恐怖到絕對不像活人的吼聲。
皇陵隨之隱沒,天空卻也為之震動,周天星斗虛影浮現了無數的裂紋,尤其是天穹正北的北斗七星,更是劇烈震動,眼看著無數光華散落,就像是有什麼東西破碎了一般。
然後,一切便就此塵埃落定。
帝壬辰駕崩,帝河東繼位。他執行了先皇遺詔,稱中秋之夜血戰的雙方都是忠於國家的義士,只是理念牴觸,又被奸人暗算,才有了這場悲劇。
而那一夜死去的最重要的三個人,便被他後來冊封為忠義王、忠義公和忠義侯。
至於變法的各種事情,沒辦法,暫停吧。
無論是執行變法的還是攻擊變法的,都先暫停。
變法的各種政策,已經執行的到此為止,沒執行的都暫緩執行,就這樣。
接下來的幾個月,大夏皇朝的氣氛低沉而不安。
帝癸卯任命在變法之爭中大致中立的揚州侯張鴻為宰相,因為張鴻強調自己已經年老體衰不能勝任,故恢復帝乙亥時候的官職,以張鴻為左相主持,任命自己的心腹謀主張昊為右相實操。
當年被張鴻一句“磨一磨性子”壓在國子監十六年的“小張狀元”終於吐氣揚眉,成了“小張宰相”。
而當年一句話就磨了他十六年的“大張狀元”,則終於只能和他齊名,成為“大張宰相”。
這一場大小張的恩怨,若在平時定然傳誦天下,但在現在這局面下,只是坊間一句奇談罷了。
過去這九個月,大夏皇朝真正的大事,無非三條。
天子更替、神都之亂,以及大家不敢說卻都在懷疑的。
太祖帝甲子的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
所有的這一切,潘龍剛回到九州世界就從人間各種傳言裡面得知。
對此,他除了震驚,就是有些茫然。
九個月時間,對他來說,其實只是短短的片刻。
但這短短片刻之後,他重回大夏,見到的卻是物是人非。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