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香料生意的老人認為,這是好事,應該鼓勵。錫安那邊現在肯定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可以考慮調派一批沉穩可靠的部隊,由得力干將領隊,去給他們提供支援。
經營武器生意的老人則認為,這事情太大,只靠錫安是肯定撐不住的。應該大家聯合起來,共同修訂刊發關於鍛鍊治療靈能感染技術的教材,由聯合王國給他們撐腰站臺。
經營外貿生意的老人態度最為激烈,他認為學生們多半是被江湖騙子給忽悠了,怎麼可能只靠鍛鍊就能治療靈能感染?多少單槍匹馬能對抗一支軍隊的高手都還因為靈能感染送了命呢!
所以這位老人的意見是,派出專家組,先去揭穿那個騙子再說!
其餘的老人們議論紛紛,但大致上不出這三派。
總的來說,香料老人那一派的是最少數,武器老人那一派的是最多數。但就算是多數的,也沒多到半數。
按照他們的規矩,沒到半數,就不能算是定論。
三派老人很快就怒目相向,開始互相攻擊起來。
其實大家都明白,不同的選擇,關鍵在於不同的利益。
有資格坐在聯合王國議院裡面的,誰不是老江湖?那些忽悠人的鬼話,他們一張嘴就能編好幾套出來,沒有誰會相信哪怕一個字。
而在這好幾套說辭裡面作出選擇的原因,是利益。
沒有別的,就是“利益”二字罷了。
家裡有子女在錫安接受治療或者培訓的,自然全力支援錫安,甚至恨不得把聯合王國引以為豪的艦隊都派出去給他們站臺撐腰,誰敢跳出來找他們麻煩,先吃一輪十六英寸主炮再說!
反正大家是一夥兒的,錫安那邊真有什麼治療靈能感染的新技術,也是自家孩子先受益。他們會怎麼選擇,還不是一目瞭然的嗎?
何況,他們的子孫後代在錫安,萬一發生戰爭,錫安出了問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所以他們的態度是很堅決的,就算議院這邊不能透過支援錫安的決議,他們也必定會派出部隊趕去支援。
甚至……或許他們麾下的部隊,已經在前往錫安的路上了。
跟錫安有商業往來的則是第二派,他們當然希望錫安研究出能夠治療靈能感染的技術來,因為那意味著極為豐厚的利潤——足以席捲整個世界的利潤。
但是,他們更希望這利潤裡面,自己能夠分一杯羹。
沒有人會嫌自己的錢太多,尤其這些本身已經掌握了武力的老人們。
更多的錢,意味著更多的軍隊,意味著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意味著他們想要得到的一切。
所以只要能夠賺錢,他們不在乎做什麼生意。
現在錫安那邊有大生意,他們當然要支援,因為支援錫安,才能獲得利潤回報。
有接近一半的老人們都是這個陣營的。錫安的兩位建立者當年在此求學,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在他們建立錫安的過程中,大大藉助了這些人脈,和很多組織都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合作關係。
現在,這份合作關係,就成了有限度支援他們的理由。
至於最後一派,自然是和錫安素無來往的。
沒來往,當然就談不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