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年十一月初的一個傍晚,董太夫人剛剛從小憩中醒來。
“祖祖,永兒要要祖祖抱抱!”小董永屁顛屁顛的從屋外跑了進來。
此時的小董永已經快兩歲了,會說一些最簡單的話,並且走跑雖然稚嫩,但也比較穩當。
“好好,祖祖抱抱。”董太夫人一把把小董永抱在了懷裡。
董太夫人十分慈愛的注視著小董永。董永,是董氏一族非常稀少的幾個嫡系男丁之一,是董氏全族的掌上明珠。
董太夫人正在逗小董永開心,這時有一個下人來報:
“老祖宗,有一個叫石達開的年輕後生要求見老祖宗,他說他是陛下的手下,是太平道的人。”
“和他同來的是一個年輕女子,而且這兩個人似乎都受了不輕的傷。”
“嗯,那麼,除了這兩個人,還有沒有其他人來。”
“回老祖宗話,這兩個人帶了兩千殘兵,人人帶傷,不過這兩個人也很規矩的把士兵留在了城外。”
董太夫人道: “這個後生倒是挺懂事。你去,讓他們在正廳等著,並把海川給我找來。“
董太夫人雖然基本確定來人並無惡意,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董太夫人還是把族人中的第一高手,董永的親叔叔,董海川給帶上了。
“小董永啊,祖祖要去處理點事情,你自己要乖乖的啊。”
說完,董太夫人把小董永交給了丫鬟,在董海川的陪同下來到了正廳。
眾人還沒有坐定,董海川和石達開就對上了眼,暗自較勁。
“這個人,好強。”這是雙方同時在腦海中蹦出的想法。
眾人坐定後,石達開遠來是客,並且還是小輩,於是主動行禮道:“晚輩石達開,叩見州牧大人。”
董太夫人道:“後生有禮了,起來吧。”
“謝州牧大人。”
董太夫人道:“後生所來,所為何事?”
石達開道:“州牧大人容秉。州牧大人應當知道,太平道和黃巾軍本是一家,洪天王早些年還是陛下的師兄。”
董太夫人點了點頭,示意石達開繼續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