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城西作戰指揮部。
斥候來報:“魏國鮮闊城出動二十萬大軍往明嵐行軍!”
三日後。
“報!望海、西崖、鮮闊三路大軍齊聚明嵐,聚眾百萬往北,似要出海!”
“報!百萬大軍入渭河,正往我青陽方向駛進!”
眾人齊齊看向地圖,楊守忠道:“難不成要攻我北門?”
軍士魯定沉吟道:“我青陽水軍練達,近海礁石林立,航道機關重重,非明智之舉,或許,志不在我青陽?”
鍾延目光閃爍,被一語點醒,心中無語,“八成就是單純想入燕!”
彭元忠道:“入燕也得經過咱們三城啊,別處臨海都是萬丈懸崖,不然得繞多遠登岸?”
鍾延掃視著地圖:“應該會選擇一處小港口為入口,外面的明嵐軍只是起到分散我等兵力的作用,等水軍臨近,便會再度攻城策應。”
說著,鍾延取出紙筆,修書一封遞,打下烙印,遞給楊守忠,道:“給外面挑戰的將領,轉交彭煉。”
一刻鐘後。
明嵐大軍陣營。
彭煉看完信愣了下,遞給太史端等人傳閱。
太史端挑眉:“會不會是奸計,想要逐一擊破?”
旁邊一人道:“我看可行,最不濟送他三十萬大軍,反正從別處入燕也得戰過一場,不妨試試。”
太史端冷笑:“若真如此,倒是輕巧,鍾延此人端的愚蠢,目光短淺,待我們穩住腳,再回過頭來打青陽不遲。”
彭煉道:“他這是明哲保身,權宜之計,青陽城實力不足需要緩衝爭取時間,何況咱們到了燕國,面對的是各路諸侯大軍。”
說罷,他朝幾人看了看,意見統一,修書回信,傳訊渭河大軍。
次日。
明嵐整軍三十萬,從青陽西門外官道行軍而過,成功進入燕國境內。
此後一個半月,又分兩路大軍共七十萬,分別從青陽西門和黑水城一處港口入境。
其餘魏國聯盟軍退守明嵐。
作為交換條件,除了五年雙方和平期,期間還有秦奔支援的二十萬大軍借道明嵐,回援青陽。
並無意外,雙方皆大歡喜。
對於此舉,都城發旨怒斥,也僅此而已,暫無後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