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沉默不答反問道:
“李道友可知,這修道者境界如何劃分?”
李太微修道已有三百餘載,自然知曉這修道者境界劃分。
便回道:
“自然知曉,這修道如登高山,需得一步一個腳印,總體來說大抵可分為三個階段。”
申公豹笑道:
“哦?哪三個階段。”
李太微笑而答道:
“第一個階段為山腳,為凡人修道者之境界,居於凡間,分別是練氣期,築基期,結丹期,元嬰期,化神期,煉虛期,合體期,大乘期,渡劫期。”
“這渡劫期已是人間極致,所謂登峰造極,逆天抗劫,成者,自可飛昇仙界;敗者,身死道消,化為灰灰,當然也有那實力較強者,雖敗,亦可修成散仙,於人間逍遙。”
“凡人度過這渡劫期,便到了山腰,此為第二階段,也是如我等修道者之境界,分別是人仙期,玄仙期,地仙期,天仙期,真仙期,金仙期。”
“這第二階段皆是仙人,居於仙界之中,可長生久視,若無劫難便可不老不滅。”
“這第三階段為山巔,非大機緣、大毅力者不可入,分別是太乙真仙期,太乙金仙期,大羅金仙期,這大羅金仙又稱準聖,已是聖人之下的最強存在了,到此修為者與天地同壽,可萬劫而不滅,必是仙界一方主宰,。”
“至於那聖人,也就是混元無極大羅金仙,早已不再此山中矣。”
申公豹說道:
“李道友所說不差,以登山理解修道更是別出心裁,只是道友不知,即使是你所說的山巔之境,在大劫面前,不成聖人也皆有可能隨劫而滅。”
李太微詫異道:
“何為大劫?”
申公豹說道:
“李道友修道時日尚淺,不知這天地有規矩,每過一紀元便會有一大劫降世,或起於紀元之始,或起於紀元之末,你所知的封神之戰便是上個紀元之劫。”
申公豹說完又掐指一算,說道:
“算起來,這個新紀元之始正在三百年前。”
李太微心裡震驚,怎麼又是三百年前,三百年前乃新紀元之始,三百年前那天產神猴出世,三百年前自己修成龍身,得到補天決,這其中是否有什麼關聯,難倒說這一切都是巧合?還是什麼算計?
算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有自己修為提升,才能在以後的劫難中找到存活的機會。只是目前修為遇到瓶頸,短時間內要想提高實力,看來只有尋找神通術法了,可惜自己只有法而沒有術。
唉,愁死個龍!
申公豹不知道他一句話就讓李太微聯想了這麼多,自顧自說道:
“你可知在封神之前前,我處於何等境界?”
李太微回過神來搖頭說道:
“自然不知。”
話沒說完,李太微突然想起申公豹之前描述,便微微一笑道:
“聽道友先前所述,莫非道友封神之前便已至金仙之鏡?”
申公豹一愣,這才想起之前曾說道自己煉就五行真始訣,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龍伏虎隨吾意,跨鶴乘龍入九天。紫氣飛昇千萬丈,喜時大內種金蓮;足踏霞光閒戲耍,逍遙也過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