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王東來什麼時候能夠正式加入進來,對量子計算機專案做出貢獻。
而就在幾人討論的時候,一個穿著研究服的青年男子走了過來。
聽到了幾人的討論,臉上不由地露出了一絲笑意,接話說道:“數學是基礎,王院士證明的好幾個數學難題,已經在很多領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咱們團隊能請來王院士,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了,過兩天,你們應該就能知道一個頂尖數學家帶來的好處有多大了。”
之前的幾個年輕研究員助理聽到這番話,眼睛都是亮了起來,來了興趣。
“陸教授,你說的是真的嗎?”
“陸教授,是不是有什麼好訊息啊?”
“陸教授,你覺得王院士大概還需要多久才能吃透我們給他準備的那些資料?”
青年男子研究員正是量子計算機研究團隊的正式研究員,也是中科大的教授陸洋。
2000年,陸洋考入中科大物理系。
本科畢業之後,就被保送到瀘州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和量子資訊研究部,師從潘宏院士開展光子糾纏和量子計算方面的研究。
當時,還是一年級碩士的陸洋,就接到了一個任務,升級操縱六光子糾纏的技術。
一年的時間,陸洋完成了突破,不僅成功製備了六光子糾纏態,還在同一個實驗裝置中巧妙地實現了可用於量子計算的簇態,在理論上發展了有效的多體純糾纏判定工具。
第二年,就發表在2007年2月份的《自然·物理學》上面,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玩華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
陸洋的研發進度並沒有停下,第二個實驗工作,就是在國際上首次用光子位元演示了量子資訊領域最重要的演算法:肖爾大數分解演算法。
這個工作被日不落國《新科學家》和白頭鷹聯邦物理學會等國際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還入選了教育部評選的華國高校科技十大進展。
這個時候,還米有畢業的陸洋,已經成為了潘宏院士最得力的科研助手了。
碩士畢業之後,陸洋便前往海外求學。
接受日不落政府獎學金和劍橋海外基金資助,進入劍橋大學之後,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轉向量子點單光子源和電子自旋操縱方面的研究。
博士期間,陸朝陽以第一作者首次觀測到單電子自旋的實時量子躍遷和非破壞性測量,為基於自旋的量子計算方案解決了一個基礎性難題。
博士畢業之後,還入選了劍橋大學的丘吉爾學院的Fellow,入選比例只有1%。
但是,在感受到量子資訊的潛在重大應用和國家對這個領域的日益重視,陸洋並沒有留在國外,還是選擇回到祖國,希望推動國內相對薄弱的固態量子調控技術的研究,把這個領域做大做強,真正為國家所用。
28歲,陸洋便成為了中科大的正教授,加入到了潘宏院士量子計算機專案裡面。
所以,看似陸洋還很年輕,但實際上卻是這個研究專案的主導人之一。
不過,也因為陸洋的年齡不大,和其他的研究院助理相差不大,所以平時的關係處的頗為不錯。
陸洋和幾人簡單地聊了幾句之後,就找來了資料記錄檢視了起來。
然而,就在陸洋教授檢視資料的時候。
實驗室裡的巨大螢幕上忽然發生了變動。
這一變故剛一發生,就引起了研究員助理的注意。
“陸教授,系統出現問題!”
聽到這句話,陸洋立即放下手裡的資料記錄,擰頭看了過去。
“立即排查原因,進行系統自檢!”
“另外,立即做好網路防禦工作,注意保護資料……”
陸洋表現的很是冷靜,絲毫沒有驚慌失措。
看到陸洋表現的這麼冷靜,其他的研究員助理也都逐漸恢復了平靜。
然後,就按照陸洋的吩咐開始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