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噸推力的火箭發動機的代表意義,只要是涉獵航天火箭的國家都很清楚。
不管是白頭鷹,還是北方的大毛,又或者是傳統強國日不落,以及隔壁的鄰居櫻花國,在知道這個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無一例外,這些國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確定此事的真假。
畢竟,華國之前的火箭發展,大家都心裡有數。
雖然在這個領域確實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火箭發動機的推力上面,還處在落後的地位。
只有幾百噸的推力,也導致華國的很多航天計劃都定的很保守,一個計劃往往都是五六年,甚至是上十年的時間。
這樣做,既是出於航天技術的限制,也是想要將時間定的寬鬆,從而可以讓每一步都走的穩健。
不過,世間事自然都是有好有壞的。
將航天計劃時間拉長,固然是能夠保證每一步都走的穩健,但是這也導致了資金的大量浪費。
如果有選擇的話,不會有多少人想要選擇這個方案。
拉長航天任務計劃時間,只是無奈之下的選擇而已。
按照航天技術先發國家的預計,華國想要追趕上來,少說也得十年的時間。
甚至十年的時間還未必夠,在一些核心領域,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火箭發動機便是其中的核心。
然而,這個被一致公認的推斷,在華國公佈突破了千噸推力之後,就被打破了。
想要驗證這個訊息的真假,並不算困難。
所以,第二天的時間,全球的主流媒體都公佈了這個訊息。
《震驚!華國突破千噸推力火箭發動機難題!》
《航天領域,再添強國!》
《千噸推力火箭發動機,華國即將成為航天強國!》
《……》
一個又一個的官方媒體,像是約好了一樣,一起報導著這個事件。
而從標題來看,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對於華國突破千噸推力火箭發動機的惡意和忌憚。
對於這些,王東來並沒有去額外關注。
從同川試驗中心點火試車成功之後,王東來就回到了唐都。
如果王東來不是銀河科技的創始人,又是這款火箭發動機的設計者。
恐怕此時,早就忙的不可開交了。
畢竟這麼重大的技術突破,上面必然會進行各種的宣傳,同時,也會在內部進行相關的技術推廣。
但偏偏,這款火箭發動機是由王東來創辦的銀河科技所有。
這麼一來,就有些微妙了。
從法律來說,力士火箭發動機的所有權是屬於王東來的,是屬於銀河科技的,並不是航天集團的。
那麼,接下來的國家隊想要在新的航天任務之中,使用這款火箭發動機,就需要和王東來商議。
要麼是技術授權,要麼就是進行商業合作。
不管是那一種,都必須要拿出真金白銀,和做生意一樣。
畢竟,銀河科技開展航天火箭業務,也是響應上面的號召,是國內第一批進入的私企,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