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的選拔,自有一套嚴格的標準。
哪怕是王東來在前庭功能測驗之中取得了極好的成績,也依然要進行其它的測試。
所以,在鼓完掌之後,眾人便又繼續開始測試起來。
而有了王東來的表現,就像是一條鯰魚被放到了魚群之中一樣,激發起景鵬等人的好勝心。
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專業的。
要是在測試考核之中,連王東來都比不過的話,這無疑是從根本上就否定了他們。
哪怕是前庭功能測試比不過王東來,哪還有其他的測試。
王東來總不可能是超人,能在所有的測試專案之中,都能取得好成績出來。
抱著這樣的想法,便開始了第二項測試。
離心機超重耐力測試。
這個測試專案,很多人連聽說都沒有聽說過,但是聽到這個名字,多少也能猜到測試的內容。
很明顯,測試內容就在這個專案的名字上。
透過離心機,考核預選航天員在網超重環境下的耐力。
看似複雜,但這都是航天領域必須考核的專案。
因為航天火箭在起飛,進入衛星軌道,返回地球的時候,航天員將會受到極為恐怖的壓迫。
這一點,也曾經做過科普。
在起飛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對抗大氣壓力,所以航天員一般都會承載高達5G的壓力,有的時候甚至是達到了8個G。
對比一下普通人,正常情況下,在承載2G壓力的時候,就會出現暈闕和呼吸困難的情況。
如果身體再差一點,那麼情況只會更加嚴重,甚至會影響到內臟的安全,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航天員要承受的壓力,直接在普通人的標準上翻了好幾倍,可想而知,這是何等的恐怖。
這一點,如果細心的話,就會看到每次太空相關影片播出的時候,都能看到航天員是仰臥著。
這個姿勢也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也是透過精密的計算過,這個姿勢將會極大地減弱超重對於航天員的影響。
科學家也經過了嚴密的計算和實驗,發現了這其中的奧秘。
原因很多,也比較複雜。
最重要的是,全世界的航天員都採用了這樣的姿勢。
測試很快開始。
這個測試其實很簡單,考核成績一般都是按秒來計算的。
能夠在8個G的壓力下,堅持個五六秒鐘,以往常的記錄來說,都是極為優秀的,入選航天員根本沒有什麼問題。
我國為什麼能在航天領域追趕上西方,那就是我們在日常的訓練之中,將這個壓力保持在了5個G左右,一切按照實際來訓練。
有的時候,甚至會將壓力提升到8G,以此來嘗試突破航天員的極限。
考核開始。
第一批進入離心機的考核人員,都毫無意外地選擇了更高的重力壓迫。
8G!
一上來就是這麼高的重力,頓時讓訓練中心的領導滲出了冷汗。
哪怕是預備航天員,都是國家的重要保護人材。
要是在考核的時候,因為將考核難度設定的太高,而導致出現了事故,那負責考核和訓練的領導,都會受到上面的批評和追責。
所以,面對這些考核人員提出的要求,訓練中心的領導只是稍稍思索了一下,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