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領域,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又被稱為空間技術。
自從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射了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標識著人類進入了航天時代。
而由此興起的航天技術在之後就立即發展了起來,這項技術的突破使得人類掙脫地球引力的羈絆,從而進入到了廣袤無垠的宇宙外空間,同時,也為軍事提供了一個新的領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外太空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戰場,成為各國展示國力的最好的場所。
而空間技術的高科技含量也是極高的,是許多科技的醉心成就的整合,比如說是噴氣技術、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遙感技術、材料科學、計算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等。
不過在這些高新科技技術領域之中,火箭發動機依然是航天技術的核心,重中之重,獨一無二。
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和兩彈的發展難度不分上下,甚至於在某種角度來說更為困難一些。
畢竟,當年的兩彈還曾經受到過的蘇聯的指導。
但是航天的發展,卻是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巴統協議、瓦森納協定以及沃爾夫條款等限制。
以白頭鷹為首的列強光明正大地帶著各國對我國進行禁運、禁售,在一些國際合作之中,華國也無法參與進去,這就更加加重了我國的航天技術發展難度。
可以說,我國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完全是披荊斬棘,一點點的靠著國內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嘔心瀝血,才做出的成績。
有一個反直覺的常識,那就是很多人都會覺得隔壁的毛熊和我國的關係很好。
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只是一種源於歷史的錯覺。
白頭鷹不願意把火箭發動機賣給我們,毛熊也是如此,不僅不願意進行技術交流,就連一些火箭發動機的成品也是如此,不願意出售。
SpaceX的火箭發動機就是從毛熊買來的,卻沒有賣給我國一臺。
由此可見,毛熊的態度到底是什麼。
只要有了一臺強推力,質量可靠的火箭發動機,那麼國內的航天火箭就會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東來將首要目標放到火箭發動機上面,就是出於這樣的想法。
時間很快過去,就到下午。
宋林準時過來,帶著王東來前往訓練中心。
被選拔出來的飛行員已經到了,即將開始選拔訓練。
到了地方之後,選拔訓練已經開始了。
此時,在電動座椅上,正有著一位飛行員在測試。
只見到電動座椅,時而360度的順時針轉,時而逆時針旋轉,還伴隨著上下前後的擺動。
動作如此劇烈的測試持續了十分鐘左右,如果換成一般人的話,恐怕早就在電動座椅上吐了出來。
但是,當電動座椅停下之後,座椅上的飛行員只是搖了搖頭就站了起來,腳步輕鬆,眼神明亮地走向人群。
王東來注意到這位飛行員走過來的時候,腳步並沒有趔趄,反而是極為標準的正步。
“向左轉!”
此時,航天教練員輕喝一聲,指揮著此人轉向。
下一秒,飛行員立即就是一個乾淨利索的轉身,充滿了幹練的氣勢。
“王院士,感覺怎麼樣?”
宋林站在王東來的跟前,出聲問道。
“能夠來到這裡參加選拔的,我想每一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能有這樣的表現,我並不覺得意外。”
王東來看著剛才的表現,點了點頭說道。
“剛才,你們的表現我都看了,只能說是勉強合格了。”
“航天員的選拔很多,電動座椅只是其中的一個,算是比較簡單的專案了。”
“所以,你們不要覺得自己透過了這個專案就沾沾自喜,後面還有很多的訓練專案,最後,一次兩次的透過訓練,並不代表著什麼,想要完成航天任務,就必須要每一次都能透過種種訓練專案,並且還要保持著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