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展望2016: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
這一篇標註著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文章,一經出現,當即就刷爆了網路。
未來、展望、高科技……
文章裡面充斥著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彷彿是隻要建成了大型對撞機,就能立即作出成果,並且領先全世界一樣。
然而,在文章的後半段,卻是話鋒一轉,當即就提到了大型對撞機建設存在的問題。
可是文章之中,並不提什麼投入大,風險高之類的問題。
卻是以極大的筆墨提到了學術界的反對意見。
看似話語中立客觀,實際上卻是故意引出此事,暗含挑撥汙衊之意。
最後,更是用一種近乎是指名道姓的方式,在文章裡提到學術界有年輕的院士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發表意見,並且將此等在這種事關人類未來的領域上指手劃腳的行為定義成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的反對派。
這篇文章裡面提到的內容如此勁爆,可想而知會引起多大的震動。
在這篇文章引爆網路的同時,還有王一方院士的採訪影片,以及丘誠桐編寫的《從萬里長城到大型對撞機》。
聲勢浩大之極,舉目望去,彷彿是反對建設大型對撞機就成了一件十惡不赦的罪孽一般。
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只是稍稍動了動腦子,就猜出了文章裡提到的年輕院士的身份。
王東來!
畢竟,院士從誕生到現在,王東來都是獨一份的最年輕院士記錄獲得者。
當加上了王東來的名字,這份熱度自然而然地飆升了起來。
而在這篇文章剛一出現的時候,王東來就得到了訊息。
畢竟,此時的頭條新聞已經成為了國民軟體,使用者甚多。
烏鎮。
聽到張位元組的彙報並提出的想要封禁這一訊息的建議,王東來沒有絲毫猶豫地選擇了拒絕。
“這篇文章讓他傳播,只要不是惡意詆譭汙衊我的文章,都不用去管!”
“頭條新聞做的資訊流生意,立身根本是這個平臺,所以不能開隨意刪除使用者資料的先例,除非是確定了違法違規,在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進行封禁。”
“我們作為平臺運營方,絕對不能主動邁過這條線去做這些事情,我知道其他家平臺會這麼做,但是頭條新聞不能這麼做。”
“針對忽然出現的重大輿情,頭條新聞可以拿出更為優質的回答和解讀,並且要派出專業的記者去採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做生意,尤其是做這種平臺生意,就必須要格外注意這些東西,謹守正道,不要想著掌握著這麼大的平臺,就去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做一些超出規則的事情來。”
電話那頭的張位元組並不怎麼認可王東來這番話,但是卻清楚地明白,這番話是對的。
“董事長,我明白了!”
張位元組點頭應下來,當即就將王東來的指示落實了下去。
……
第三天,也就是網際網路大會最後一天。
今天的流程更簡單,大會持續到三點鐘就徹底結束。
而在此次大會閉幕前,也會挑選幾位網際網路領域比較重要的人進行閉幕演講。
國外選擇的有網際網路之父、IEEE的會首、ICANN的總裁等重量級人物。
而國內則是選擇了三個人,正是柳聯想、傑克馬、王東來,分別代表老中青三代網際網路人物。
這一次的閉幕演講,並沒有時間限制。
可是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大家該說的也都說了,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再浪費時間。
所以,眾人的上臺,所講述的東西都是大同小異的,區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