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雖然是我國學術最高稱號,但是人數也超過了千人。
在普通的科研專案上,院士可以很強勢,也能獲得很大的支援。
但是,想要在一些關鍵領域和核心領域,比如說是花費巨大的專案上,院士一樣需要跑資源,尋求領導的支援。
比如說倪院士,雖然一直都在為國產作業系統而奔波,但是因為已經錯過了時機,所以這麼多年來,也沒有什麼進展。
每一次新晉院士,都會召開這麼一個座談會,為的就是能夠不錯過重點專案的研究。
給新晉院士一個機會,避免出現遺漏。
很快,到了發言階段。
“諸位,如果有什麼學術上面的想法,不妨在這裡講出來,在座的都是各行業的精英專家,也是國家的棟樑之材,你們覺得重要的科研專案,也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座談會,我希望大家都能夠暢所欲言!”
領導笑著對著眾人如此說道。
給人一種氣質謙和,如沐春風的感覺。
而就在領導說完之後,一個座位在前排的中年人就自告奮勇地進行講述起來。
“領導好,我個人有一個建議。”
“我認為我們需要將粒子對撞機的建設提上日程,七十年來,高能物理有許多的成績,其發展出來的技術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沒有高能物理,就沒有同步輻射光源、自由電子鐳射和散裂中子源等裝置,我們現在的很多生物、地質、環境、材料、凝聚態等方面的進步就無從談起。”
“沒有高能物理,今天在醫院裡的很多檢查和治療,比如說是MRI,PET,癌症的放射性治療等就不會存在,或者說是沒有那麼先進,或者是會推遲出現,許多人的生命就會被縮短,生活質量降低。”
“更不要說沒有高能物理的話,就不會出現觸控式螢幕,智慧手機就是一個夢想,沒有高能物理,就沒有WWW網頁,大家就不能上網,網路經濟不管是淘天集團還是狗東,都無從談起。”
“很多人會說高能物理的投入很大,風險很高,但是從成果來看,單單只是從WWW網頁的出現以及帶來利益,就已經能夠完全彌補回對高能物理的全部投入。”
“領導,我個人強烈建議立項建設大型對撞機!”
“我們已經落後於世界水平了,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之前,王東來並沒有認出來此人,但是當聽完之後,王東來就知道此人的身份了。
華國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一芳。
之所以能夠認出來此人,並不是此世的緣故,而是來源於前世。
這位王院士和楊老,就曾經對是否建設大型對撞機,在網上有過一段你來我往的爭論。
而之所以會在網上鬧出風波來,一方面是因為很少看到院士因為某一件事爭論,尤其是還有楊老這樣的頂尖學者。
其次,便是因為建設這個大型對撞機所要花費的錢,堪稱是一個天文數字。
三百六十億!
這個數字,對於華國多達萬億的規模來說,並不算多。
可是,單單只是拿來建設一臺機器,為了一個專案,那就是太貴了。
而此事,也在國內的學術界,引來了眾多的科學家進行討論。
有人質疑,有人反對,也有人抱著嘗試的態度。
其中,楊老便是堅決反對的一員。
作為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老的分量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