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希望王教授能夠理解。”
王東來點了點頭,說到:“我明白!”
……
研討交流會議過後,王東來就回到了唐都交大。
繼續過起了猶如苦行僧一樣的學術生活。
看書積攢經驗,然後將知識應用實踐。
短短几天時間過去。
研討交流會的圖片還是出現在了新聞中。
圖文並茂,將研討交流會議的做了一個概述,並且著重地講述了其中幾位學者教授對新能源發展的看法和預測。
其中,王東來是最為明顯的。
用了更多的時間和特寫。
這也表明了官方的態度。
隨著這個新聞的播出,其實在全國範圍內,早已經傳出了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訊息。
新能源市場,也在這個新聞出來之後,變得躁動起來。
尤其是CATL和BYD,早已是燈火輝煌,徹夜亮起。
一片巨大的藍海,驟然出現在國內相關企業面前,自然是讓這些企業變得無比認真,開始認真分析起來。
而王東來的研究專案,自然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在參會人員口中傳出是固態電池之後,更是引起了譁然。
固態電池和王東來,此刻同時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很多人下意識地以為自己是看錯了人,明明王東來是數學家,結果跑到了材料電池這一領域來。
同時,王東來所寫出來的那一部分研究成果,吸引來不少人從業人員的注意。
對於這點,王東來並不擔心。
首先是研究成果不全,只是一部分。
其二便是研究成果之中只涉及理論,並沒有具體操作的說明。
最後,便是王東來的自信,他相信就算是大家看到了自己研究過程,也無法超過他。
新聞裡面,絲毫沒有提及王東來和高強發生的事情,一片歲月靜好。
新聞出現之後,網上的網友也都紛紛評論起來。
有人長篇大論,將王東來看好的固態電池詳細地解釋了一遍。
也有人對王東來表達了極為堅定的信任,相信王東來的預測和想法。
自然也會有人批評王東來,說王東來年少得志便張狂,在數學領域取得成績之後,就貿貿然換到了其他領域,白白浪費自己數學上面的天賦。
當然了,因為有【天才學生】的技能在,所以批評他的聲音並不多,並沒有影響到王東來。
此刻的他,正在忙碌著比這些新聞更為重要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