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一閃而過的鏡頭裡面,開始找起了自己認識的大佬。
網上守著這場頒獎典禮的網友並不少,起初只是隨便看看。
“鏡頭掃過太快,我看不清,不過我認出了一個人,是在中科院官網上面,是一位院士!”
依舊淡定平靜。
隨著認出來的學術大佬越來越多,聞訊趕來的網友也越來越多,一時間就迅速登上了熱搜。
“學術新星何其狂傲,港島邵爵士獎也得為其破例。”
如此一來,就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
“我好像看到了剛剛從唐都交大飛昇的那位鄭大校長!”
典禮開始。
一個個令人無比好奇的標題被提出來,吸引著網友的注意。
當華國數學會的第三副理事長方城站在臺上,宣佈這一次的邵爵士獎正式開始的時候。
“聞訊而來,聽說校長都只能坐第二排,副校長只能坐第三排,我倒是要看看什麼頒獎典禮能這麼叼!”
單單隻論唐都境內的高校,要麼是校長親自前來,要麼就是二把手前來。
“人在現場,我只能告訴你們這次的頒獎典禮的陣容超乎你們的想象!”
“樓上的兄弟,我認識第三排穿著黑色西裝的,你原來是華大副校長的研究生啊,真巧!”
“……”
網上的各種評論潮水一般,呼吸間就能蓋出幾百樓。
而在唐都交大典禮廳,也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候。
邵爵士獎分為數學獎和天文學獎以及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這三個獎項。
之所以選擇這三個獎項,是因為邵爵士覺得數學是科學的基礎,所以必須要有。
設定天文學獎是因為邵爵士覺得人類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做到走出地球,邁向宇宙,所以天文學就成了人類觀察地外文明的最好手段,加上天文學的發展,也能為人類邁向星空提供必要的幫助。
最後,設定生命科學和醫學獎,則是出於人類對生命的敬畏,對長生的渴望,對健康身體的嚮往。
這一屆的天文學獎頒給了來自白頭鷹的丹尼爾·愛森斯坦教授,和來自日不落的肖恩·科爾和約翰·皮考克教授。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則是頒給了來自櫻花國的小泉淳和以及來自白頭鷹的彼得·瓦特。
這兩個獎項的得主,其實對於楊凱等人將頒獎典禮地方放到唐都交大是十分的不滿。
但是,楊凱表現的也很強硬。
最後,這幾位得主還是被一百萬美元的獎金所吸引,便捏著鼻子來到了唐都交大。
所有人都知道,也都明白,邵爵士獎在唐都交大召開的真實目的。
這一刻,當作為主持人的方城高聲喊出:“接下來,是第11屆邵爵士數學獎的頒獎儀式,首先有請我們的頒獎人楊辰寧院士登場為本屆得主王東來頒獎!”
一時間,整個典禮廳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掌聲之大,竟是讓這一刻的典禮廳內再無其他的雜音,只剩下響亮的掌聲。
經久不息,一直持續了三分鐘左右,掌聲才慢慢小了下去。
這還是已經站在了臺上的王東來示意眾人停下拍掌,這才停下。
“站在這裡,我很榮幸,我也很感激邵爵士獎的評審會能夠將頒獎典禮選在唐都交大,我相信這將會是一場極為成功的頒獎,也會成為一段佳話!”
站在臺上,王東來挺直如松,神情舉止落落大方,話語之中充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