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生平等器,到東風,再到海上霸主,我們國家雖然在科研路上走的慢,可是卻沒有停下來過。”
“以我看,我們未必需要二十年,十年,甚至還不要,我們就會成為航天領域的第一強國和大國!”
王東來這句話自然不是亂說的,這是已經證明過的東西。
而楊安超聽到王東來的估測,輕輕搖了搖頭,眼神流露出一絲不信之色。
“任何技術發展都是有脈絡可循的,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技術發展規律。”
楊安超這番話說的確實不錯,歷史上的技術發展皆是如此,只有前置技術要點突破了之後,才會有重大技術的突破。
比如鐳的發現,讓居里夫人出了名,功成名就。
當時的人只想著可以治病,卻沒有想到後面會有眾生平等器的出現。
就如同王東來為什麼不會,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拿出超過這個時期的技術。
太超前了,超前到目前現有的各種實驗室都沒有相關的理論研究。
結果,忽然出現了具體的研究成果。
這樣的事情拿去哄對科研不懂得的人也就罷了,但是對於科研人員而言,那就是無法理解的事情。
理論超越實際,影響實際,指導實際。
“楊院士,以您的成長經歷,應該更能感覺到國家的巨大變化,從一窮二白到現在的繁花似錦。”
“不可否認,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差距,可是從很多方面,我們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度,卻要比那些自詡文明的發達國家更要優秀。”
“集中力量去辦大事,這在很多方面都為我們的技術突破提供了極大的動力。”
“差距我們要正視,不能迴避,可是優勢更應該做到了然於胸,發揚光大。”
“十年時間,超越發達國家,成為航天領域當之無愧的第一,我個人很有信心!”
看著王東來一臉自信,而又堅定地說出這番話。
楊安超的心裡也不禁生出一起好奇之意,便出聲問道:
“我感覺你這個非航天領域的人,比我這個專業領域人士還要自信。”
“能和我說說你的這份自信從何而來嗎?”
王東來說道:“楊院士是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聞言,楊安超面露一絲無語,說道:“你說呢,肯定是真話!”
王東來說道:“真話就是我相信咱們國家,也對我自己有信心。”
楊安超眼神一動,當即說道:“聽你的意思,你真的想投身航天領域?”
王東來點頭,出聲說道:“嗯,我想沒有人會拒絕這麼浪漫的事業吧!”
“對了,楊院士我還有一個事情想和您瞭解一下。”
王東來忽然出聲如此說道。
“你問,能回答的內容我知無不言!”楊安超爽快地答應下來。
“哈哈哈,楊院士放心,不該問的我肯定不會開口。”
王東來並沒有因為楊安超的回答而有什麼不喜。
這種國之重器行業,保密意識強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