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說,有了姜濤這位副校長的親自點頭,銀河科技和五道口的合作事宜推動的很快。
在生出這個想法的時候,王東來就已經讓銀河科技提前做好了準備。
所以,陳凌嶽早已在京城做了一些簡單的準備工作。
只是一個周的時間,合作的大部分協議都已經商議好了,流程也走的差不多了。
原本,這樣的合作訊息,是需要專門對外宣傳一波的。
可是王東來卻拒絕了,並沒有專門請來記者媒體來報道宣傳此事,只是在五道口內部,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而已。
就連這個儀式,王東來也都沒有出面,而是交給了陳凌嶽。
這一個周的時間,王東來也沒有閒著。
半導體想要國產化,這絕對是一個超大工程,難度甚至可以比擬國家隊出面帶頭攻克多年的難題。
而王東來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將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水平追到國際一流水平,自然是極難的。
除此之外,還有人工智慧醫療輔助診斷系統的研發。
每新增一種檢測功能,就意味著需要從頭再來,投餵資料,訓練調教系統,都是極為耗費時間和精力以及資金的事情。
也就是王東來的能力超群,不然的話,研發難度還會再上一個臺階,耗費的研發經費更是翻倍。
再其他的,便是和BYD、CATL等的公司的合作。
尤其是BYD,在得到鋰硫電池技術授權之後,火力全開,已經在公司內部秘密籌劃準備好幾款新的車型。
這一點,也是因為王東來的提醒,才讓BYD提前兩年開始對混動車型進行大規模地研發。
CATL方面的工作也很簡單,那就是建廠擴產,在最短的時間,將鋰硫電池生產出來,搶佔更多的市場。
至於提出來的統一標準等事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做到的,只能是慢慢協調各方,最後坐在一起同意下來。
如果沒有官方出面,談個幾年都是快的。
對於這件事,王東來倒也不是很急。
就這樣,王東來一邊給著姚班的學生上課,一邊在圖書館裡充電學習。
人工大模型的研究課題透過之後,五道口以學校的名義直接對其他的幾所高校和研究所發出了邀請,研究團隊也初步定在了二十人左右。
這個團隊規模絕對不算少,甚至算得上是高配了。
且看看帶頭的有姚啟智這位大佬,還有五道口的好幾位教授,至於其他邀請的專家,要麼是來自燕大,要麼就是中科院。
不得不說,五道口的牌面還是有。
也只有五道口出面,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組建出這麼一支研究團隊。
當然,也有因為是銀河科技一家出資的原因。
時間流逝。
這一支研究團隊徹底組建完成,二十多位的教授,以及下面的研究生等加起來,共有一百多人左右。
還好,五道口在這個專案上也申請了專項資助。
再加上這些研究生和姚班的學生並不要多少錢,可以說是廉價勞動力。
說是如此說,王東來也並沒有虧待這些學生,科研補貼都是按照最高標準給的,就連報銷也給了比較大的自主性。
研究團隊組建成功之後,便是第一次全員召集起來開會。
這個專案的負責人,自然是姚啟智。
也只有這位大佬才能鎮的住眾人,把持好研究方向。
會議室裡。
人數並不多,只有二十多位教授和研究員。
當姚啟智和王東來走進會議室的時候,眾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姚啟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