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天見到王東來的時候,黃雲並沒有詢問昨天和領導見面的事情。
王東來雖然知道黃雲多半不會問,見狀還是鬆了一口氣。
昨天和領導的見面,所說的內容談不上機密,但是也不能隨便亂說。
王東來自然懂得事宜機密這個道理,也不會亂說。
黃雲走到王東來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並沒有多說什麼。
很快。
大會堂裡面的氣氛就變得肅穆起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
當莊嚴的國歌聲響起的時候,2014年度的國家科學獎勵大會正式在京城大會堂拉開了序幕。
能夠容納幾千人的大會堂,坐位也都是有講究的。
王東來此次只是獲得了二等獎,加上年齡又小,所以位置就排在了後面。
但就算是再後面,能夠坐在這裡,就已經贏了全國不知道多少教授學者。
對於自己的座位,王東來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
因為他知道,他遲早會有一天坐在最前面,會站在上面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的。
華國針對科學技術方面的獎項,一共分為五個。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
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這五個獎項的層次都是一樣的,每一次都會有大領導親自出面主持,表明我國對於科學技術的重視。
層次一樣,但是分為五個獎項,側重點自然不同。
從名字上來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自然不用過多解釋,這個獎勵是設立五大科技獎項中唯一一項授予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獎項,於1995年首次頒獎。
這個獎項部分不分等級,每年授獎數額不超過十個。
而今年獲得這個獎項的外國籍專家共有七人,來自世界各國,毛熊、白頭鷹、袋鼠、風車、奶牛等,以及一個來自白頭鷹的研究癌症的醫療中心。
其他的四個獎項之中,自然是最高科學技術獎排名第一!
這個獎項是我國在2000年才設立的,從設立之初就確立了寧缺毋濫的基調,所以在2004年的時候第一次出現了空缺。
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比一次,每次授予人數不超過兩名,由大領導親自簽署、頒發榮譽證書、獎章以及五百萬獎金,當然了,這五百萬之中的四百五十萬由獲獎者指定課題,五十萬留作自用。
截止2014年,獲得此項獎勵的科學工作者共有24人。
第一屆得主便有袁神農這樣的大神,可想而知這個獎項的含金量。
此次的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只有一人,但是沒有一個人去質疑此人獲獎的資格。
於明!
早在初期,單單只是這個名字,就屬於保密內容。
等到於明的成績披露後,世人才知道這些大佬的功績。
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