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小的要求。
籠統地看了下來,曾群的眉毛當即就皺了起來。
平心而論,這些要求不算過分。
可是,卻超過了常規合作的範疇。
在曾群看來,鋰硫電池的優越效能,將會碾壓市面上的三元鋰電池,以及特斯拉的電池模組。
哪怕是耗費巨大代價,只要獲得了專利授權,就能在新能源車企上面把錢賺回來。
可是,現在王東來給出的合作模式,卻讓曾群有些不懂了。
專利授權費只要了五個億,說實話並不多,甚至還有些少。
但是,結合起其他的條件來看,曾群就發現銀河科技的目的其實並不在鋰硫電池上面,而更像是想要藉助這個機會,在國內形成獨屬於自己的體系。
而在這個體系裡面,自家的CATL就成了類似於富士康對蘋果的角色。
無意識地皺著眉毛,曾群此刻的心裡變得為難起來。
這個條件說優厚也行,說刁鑽也可以。
相比較於這個條件,曾群更願意王東來開出來的條件是高額的專利授權費。
想了想,曾群便出聲問道:“王教授,說實話,我有些看不懂這份合作中貴公司的意圖。”
“五個億的專利授權費太低了,同時要求控制價格,這也不符合商業邏輯。”
曾群這番話說的委婉,但是意思卻表現的極為清楚。
王東來自然也能聽得出來,對於曾群的反應,他也有所預料,並不意外。
“曾總,覺得新能源汽車日後的發展情況如何?”
曾群毫不猶豫地說道:“技術領域,國內領先世界,十年內,新能源替代率節節攀升,我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
這個判斷,曾群說的無比堅定,充滿信心。
“曾總的觀點和我一樣,我也這麼認為。”王東來跟著點頭說道。
曾群情不自禁地問了一句道:“那為什麼……”
話並沒有說完,可是王東來卻知道曾群的意思是什麼。
新能源是未來的風口,而作為新能源車最為重要的部件就是電池了,誰能供應更優秀的電池,那麼誰就會在新能源這個風口中賺到大量的錢。
而王東來對CATL提出的要求,卻是背道而馳。
曾群能有這樣的疑惑,也屬正常。
知道曾群的心裡疑惑,王東來想了想,便說道:“曾總,人總是要有一些理想的。”
“國內的汽車行業,外資汽車和合資汽車什麼情況,大家都很清楚,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每年幾千億的利潤被這些國外公司拿走,何其浪費。”
響鼓不用重錘!
王東來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曾群就明白了。
說實話,曾群在得到這個回答後,心裡一陣絕望。
如果是商業合作的話,曾群並不怕。
可是像王東來這樣的學術型老闆,那就不一樣了。
而王東來所表現出來的做法和態度,更加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