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丘誠桐也獲得過沃爾夫數學獎,可是他畢竟不是純正的國人。
王東來卻是完完全全接受國內教育長大的大學生,從沒有留過學,所以代表的含義自然是不一樣的。
如果王東來獲獎了,那就證明國內的教育是沒有問題的,是可以培養出獲得國際大獎的天才。
哪怕是王東來沒有獲獎,能夠獲得提名,這也已經是極大的突破了。
所以,不管是唐都的教育部門,還是更上面的教育部門,都對下一個月沃爾夫獎極為期待。
一旦獲獎,這便是華國的國際形象得到了提升,更是一種成績證明。
時間慢慢流逝。
2013年的最後一個月過去了,迎來了2014年的一月份。
進入2014年,王東來也才20歲。
網上的事件眾多,熱點一個接著一點出現。
上個月的沃爾夫數學獎引起的震動,早已經消失不見。
只有一些關心王東來的人,才會關心著沃爾夫官網的資訊。
終於。
1月17日。
沃爾夫官網公佈出了一份名單,正是這一屆的獲獎名單。
來自寶島、白頭鷹、瑞典、加拿大和丹麥的七名科學家和一位藝術家獲得了獎項。
繪畫/雕塑獎得主是來自丹麥的Olafur Eliasson。
化學獎得主是來自華國寶島中心研究院的翁院長。
醫學獎得主共有三位分享此殊榮,分別是白頭鷹麻省大學教授的Gary Ruvkun和Victor&nbros,以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的Nahum Sonenberg。
農業獎得主是來自白頭鷹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Jorge Dubcovsky教授和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Leif Andersson教授。
而最為重要的沃爾夫數學獎,則是隻有一個華國名字,正是王東來三個大字。
訊息剛一出現,立即就被一直盯著的國內新聞媒體轉發報道。
一時間,原本沉寂下去的關注,頓時復現。
無數的鎂光燈和閃光燈照向了王東來,連帶著唐都交大也成為了這段時間裡名聲最為響亮的高校。
甚至,連帶著王東來的家鄉安水縣,這個國家貧困縣也進入不少領導的眼裡。
獲獎名單出來之後,王東來的電話頓時就被打爆了。
有同學的,也有同事的,更有各方面不知道從哪裡得到電話的陌生人。
而在這個時候,王東來卻是在實驗室裡進行實驗。
研究物件正是之前透過系統獲得的獎勵。
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東西和技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