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現場之後,看到學術會議的舉辦方式,三人還有短暫的不習慣。
國內的學術會議,要麼是一張大圓桌開會,要麼就是一個會場,上面是講話,下面是觀眾。
而普林斯頓這邊的學術會議則是不同。
在剛進來的地方,擺放著不少的學術海報,這個流程叫做海報交流環節。
相當的簡單,也很便捷。
只要是自己有信心,有想法,就能在這裡做出自己的學術海報。
當然了,最基本的學術實力還是要有的,不然只會拉低普林斯頓的學術會議的逼格。
而楊萬鵬之所以會有那樣的看法,其實很正常。
因為這樣的情形,就不會在國內出現。
到了這裡之後,三人便各自分開,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學術話題。
而王東來之所以從酒店出來,就是為了能夠在這裡收穫一點啟發,見識一下別人的學術智慧和成果,對於他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不僅僅如此,他的心裡還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之前在德利涅辦公室,忽然出現的臨時任務,也讓王東來感到很是心動。
眼下,要是在這個學術交流會議上面,見到其他的學術大佬,會不會又有其他的任務出現?
雖然明知道這個可能性不大,但總還是有的。
所以,他就出現在了這裡。
大廳裡面,擺放著各種學術海報。
而就在王東來閒逛的時候,一處角落裡,一位三哥張貼起了一張巨大的學術海報。
這一張學術海報的張貼,頓時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只見到海報上面的字跡正是:
【冰雹猜想的證明】
當看到海報上的這一行大字的時候,王東來還揉了一下眼睛,下意識地以為自己是眼花了。
自己不過是參加一個普林斯頓的學術會議,在外面的大廳裡面,就能看到有人宣稱自己證明了冰雹猜想?
冰雹猜想作為全世界都有名的數學難題,自從出現之後,到現在已經是76年了。
不知道全球多少的學者和教授,前赴後繼地進行研究,然而至今都沒有一個核心期刊說過證明了這一個猜想。
其實冰雹猜想的內容很簡單。
取任意正整數,若它為奇數則乘三加一,為偶數則除二。
然後一直重複上述操作。
問是否取任何數,最終所得到的結果都會在4→2→1→4中迴圈。
無論這個過程中的數值如何龐大,就像是瀑布一樣的迅速墜落。而其他的數字即使不是如此,在經過若干次的變換之後也必然會回到純偶數4→2→1的迴圈,在小於7*10^11的所有的正整數,都符合這個規律。
可以說這個猜測的難度極大,所以在看到這張海報的時候,王東來心裡的震驚可想而知。
在震驚之後,便是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