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王東來的某一個句話,就是使得他們學校陷入研究的專案得到突破,或者是推動他們學校的學術發展。
他們頂尖高校的地位,就是這樣一點點地積累起來。
對於人才,他們從來不吝嗇。
至於天才,那便更是如此了。
新罕布什爾大學,數學系。
一個華人面孔的教授,正在打著遠洋電話。
“老張,原本你在《數學年鑑》上發表《質數間的有界間隔》,這是值得國內和全世界的熱議的,但是你偏偏遇到了王東來。”
“這麼多年,你在國外求學,應該能看的明白,一些頂級學術,根本不會對國人開放,也不允許參與進去。”
“你如果真的想推動你的課題,把孿生素數猜想證明的話,我認為你還是回國更有希望一些。”
“王東來才十九歲,你知道這個年齡代表著什麼。”
“你在國外,是沒有辦法和他深入交流的,只有回國來,唐都交大不會拒絕你的,這樣一來,你們就成了同事,這事情就好辦了。”
“我勸了你這麼久,現在,就看你是怎麼想的了。”
握著電話,聽到電話那頭的聲音,張一唐陷入了沉思。
他1978年於北大攻讀數學,本科畢業後,又在著名數學家潘承彪教授手下攻讀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就在校長的推薦下,作為公派自費生留學白頭鷹,在白頭鷹普渡大學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一路走來,坎坷頗多。
此刻,聽到電話裡的聲音,他不禁回想起來這麼多年的經歷。
咬咬牙,他還是不願意放棄在這裡奮鬥了這麼多年的事業,回去跟一個才十九歲的孩子討教。
他比王東來大了39歲,根本拉不下這個臉。
更何況,他已經發表了論文,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對質數間隙都小於7000萬。
孿生素數猜想未必不能在他的手裡證明出來。
到了那個時候,他也會全球出名,王東來有的東西,他也會有。
越想,越是不甘心。
“我還是想留在這裡!”
對著電話說了這句話,張一唐便掛掉了電話,他知道自己又少了一個老朋友。
“唉,老朋友,你怎麼就不能理解我呢,我不甘心啊!”
“我都這麼大了,做出多少成績,是他的老前輩,你讓我怎麼放得下顏面,去和他一個毛頭小子請教。”
“更何況,我也不是沒有可能證明孿生素數猜測。”
喃喃自語著,張一唐的神情越發地堅定起來。
求支援呀,今日萬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