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以為你的論文就足夠完美了,沒想到你的學術報告更加的精彩,王東來,你確實是一個傑出的學者,你的天賦在我所見過的人裡面,排名前三。”
影片之中的白人老頭一開口,便是對王東來的讚歎和誇獎。
而在場眾人也都能夠看得出來,他確實是這麼想的,不是虛假的客套話。
更何況,以此人的身份地位,也根本不用客套。
其實眾人也都能理解這位老人的想法,身為頂尖數學家,看到世界難題被解決,看到數學界有新的天才出現,自然會因此而感到高興。
後繼有人,數學才會發展!
老人正是普林斯頓數學系的約翰·納什。
21歲博士畢業論文提出‘納什均衡’,也奠定了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基礎。
他的名字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時候,出現在經濟學課本、進化生物學課本、政治學專著和數學期刊的各領域中,絕對是大佬中的大佬。
並且,他的名字更是成為了經濟學或數學的一個名詞,如‘納什均衡’、‘納什談判解’、‘納什程式’、‘德喬治納什結果’、‘納什嵌入’和‘納什破裂’等。
“感謝約翰教授對我的認可。”
王東來客氣地回道。
“本來我是準備親自參加你的學術報告,只是我的身體有些不允許我這麼做,所以只能在網上觀看你的學術報告,很遺憾沒有親自到現場與你交流。你的優秀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天才陶,他和你一樣,也是數學方面的天才,我很希望你能夠和他一樣,不要浪費了自己的天賦。”
影片之中的約翰·納什的眼神明亮,無比誠懇地對王東來如此說道。
而聽到這番話,在場的人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約翰·納什口中的那位陶,確實是一位天才,可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來,就有了別樣的意思。
因為那位陶同學,16歲獲得弗林德斯大學學士學位,17歲獲得弗林德斯大學碩士學位,接著便在普林斯頓求學,21歲博士畢業。
意思很明顯,其實就是在邀請王東來前往普林斯頓求學,只不過說的隱晦了一點。
“非常感謝約翰教授的關心,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去拜訪您,向您請教一些數學問題。”
王東來並沒有直接拒絕,也沒有答應,反而是當做是沒有聽懂,依照禮節給予了回應。
“我很期待你的到來!”
約翰·納什並沒有失望,反而是笑著回應道。
網路影片連線肯定不可能只是這麼一個人,很快,便又重新連了起來。
而這一次,出現在影片裡面的人,則是第一時間讓眾人有些疑惑。
只見到影片畫面裡的那人蓬頭垢面,不修邊幅,要不是穿著還算得體,恐怕都會以為是流浪漢了。
也只是幾個呼吸,就有人認出了此人。
“佩雷爾曼!”
一聲驚呼,同時在學術報告廳和網上響起。
這個名字一出,頓時讓眾人恍然,和記憶中的人影對上。
只有一些不是數學領域,以及不怎麼關心國外大事的人,還是一臉茫然,不知道這個人是誰。
見到這樣,懂行的人便解釋了起來。
“佩雷爾曼,和王東來一樣,他也破解了一個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有了這這句話,眾人便立即在網上搜尋了起來。
這一搜,便紛紛為之震撼起來。
從小就是神童,一路成長起來獲得榮譽無數。
成功破解龐加萊猜想,但是卻不在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
多次拒絕領取百萬美元大獎。
2006年,將其列為數學諾貝爾獎‘菲爾茲’的得主,結果當西班牙國王在3000名世界一流數學家面前,準備為他頒獎的時候,他卻在巨大的榮譽和獎金面前再次缺席。